歼-31隐身战机的新2.0版本频繁试飞, 对于歼-31的粉丝们来说,歼-31成为我国未来的舰载机是大家热烈盼望的。歼-31隐身战机,是沈飞集团研制的第四代(美,俄第五代)中型隐身战斗机。
其采用常规气动布局,隐身外形设计,双发中型战斗机,2012年首飞1.0版本,后经过进一步改进,在原有机体上进行放大行了,形成了现在的2.0版本。机身加长到了17.3米,翼展11.5米,最大起飞重量28吨。作战半径1250公里,而且发动机已经换装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涡扇-13发动机用以替换俄罗斯的RD-93发动机。虽说涡扇-13性能上不是特别优秀,但是却可以替代进口RD-93发动机,这样就给了歼-31战机一个可靠的保证。无论是在今后的出口,还是装备部队服役,都不会再受制于进口发动机的限制。
歼-31的机体放大,同时其内部弹舱也加大,内弹仓挂载能力达两吨。可以挂载4枚空空导弹进行空空作战。机身外部挂架,可挂载4吨弹药,可用于对地对海攻击。歼-31战机的新2.0版本,的密集试飞,也预示着未来朝着定型不远了。
但是其未来能否成为我们海军的五代舰载机呢?对于海军的航母作战来说,我们国家未来必然装配弹射型航母,未来海军版的隐身舰载机必然也是弹射型,据相关的信息报导,以马伟明院士领导研制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开始装备我国航空母舰。
这样就有一个突出的优势,电磁弹射可以调解弹射吨位不同的作战飞机,这样对歼20的上舰提供了一个可以保障的优势,同理歼-31也是一样的。
作为打击航母战斗群,自然要求现在战斗机数量较多,同样的,航母甲板,歼31要比歼20多装近30%。但是同样的问题,多出来的歼31能比歼20的作战能力强吗?很显然这是不一定的,数量越多,意味着放飞的批次就会加大。由于其作战航程较短(1250公里),就意味着回收的时间较短。而同样的,歼20作战半径较大(近2000公里),而且载弹量较大,自然其打击范围同样会很大,舰载机的回收时间不会像歼31那么频繁。
另一方面,就是成本问题,很明显歼31拥有比歼20更低的成本效益。但是将歼-31已改装成海军舰载机,必然会在机体结构上增加重量,而且还会增加各种信息化系统,这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单机成本。同样的问题,再歼20上也同样会出现。
所以歼31能否成为未来海军的舰载机,还要看我国海军对舰载机的基本需求。也许未来的改进型,会适合海军需求。而目前歼31的频繁试飞,更主要还是沈飞为其出口而准备。毕竟歼31的出口市场前景比较好,中东国家对其兴趣儿颇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