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就会经常碎碎念:“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现在,我们为人父母,看到形形色色的报道、听到各种各样的传闻,会更频繁地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交流。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问题呢?首先,大部分年龄小的孩子是不具备我们大人对于“陌生人”的成熟理解的。“陌生人”这个概念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疑惑的,比如我们平时见到的救援人员是不是陌生人?警察是不是呢?消防员是不是呢?那为什么有时又可以和陌生人说话呢?为什么有些陌生人又是安全的呢?
任何启蒙教育最忌讳的就是让孩子产生困惑。当我们不能帮助孩子澄清定义时,孩子就会根据自己有限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来进行解释。美国曾经对幼儿园的孩子进行过调研,问他们哪些是“不能说话的陌生人”,孩子的答案里出现的最多的竟然是“不好看的人、对我很凶的人、说话声音很大的人”。但我们都知道,想要诱骗孩子的人一定不会凶神恶煞,都是看上去特别友好善良的。
原来,在孩子对“陌生人”的理解和成人完全不同。“我们说过话,一起玩,我们还交换了姓名,就不是陌生人了,而是好朋友。”这种天真而可怕的想法正是孩子脑子里最普遍、最正常不过的想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孩子性侵都是发生在熟人之间,恰恰不是陌生人。当我们过于和孩子强调“陌生人是危险”的这个概念时,就无疑间接强化了“熟悉的人就是没问题”的。
不要告诉你们的孩子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他们总会遇到和陌生人交流的情境,过早的让他们把陌生人和危险联系在一起,不利于孩子们建立自信,相反,父母应该有针对性的告诉孩子们,什么样的人是狡猾的人,这种人才是孩子们应该远离的。”
平时也要这样告诫孩子们:如果一个成年人需要帮助,他会找另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向一个孩子寻求帮助,千万不要让坏人钻了空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