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古人类DNA告诉你,我们祖先的混血史有多乱 | 付巧妹

0
分享至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来源:微信公众号“SELF格致论道讲坛”。

人类的祖先从非洲诞生,又走出非洲扩散到世界各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她被《Nature》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的年轻科学家,她正在数以亿计的基因组中寻找蛛丝马迹,破译人类演化之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付巧妹带领我们颠覆古DNA的认知,寻求古人类的远古基因。


付巧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古DNA实验室主任

《Nature》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

以下内容为付巧妹演讲实录:

我今天讲的是“万年前人类基因的记忆”,我做的工作是什么呢?我通过古DNA了解我们的过去,了解我们从何处来。那么大家知不知道DNA在哪里呢?相信很多人都很清楚,它就是在这样的染色体结构下。

染色体内部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这种DNA双螺旋结构,而DNA本身的复制就是通过两条链分开,然后分别通过碱基互补来实现自身的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之中,也就是产生新生代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突变,而这些突变就使得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就是人类跟黑猩猩有多大的不一样呢?人类和黑猩猩在DNA水平大概有百分之一的不一样,但是人和人之间大概有千分之一的不一样。这种不一样虽然比例上很少,但是数量巨大,为什么这么讲呢?

因为我们总共有23对染色体,能达到30亿个碱基对,可以想到即使是千分之一,它的含量是非常高的。在23对染色体中,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染色体,这个染色体就是一对性染色体。

这个性染色体就决定了我们的性别,也就是说当受精卵形成的那一瞬间其实性别就确定了,因为性染色体已经决定了。除了染色体以外,其实在我们身上细胞内部还有一些别的遗传物质,比如说线粒体。

我今天主要讲的是核基因组,主要原因是核染色体中的DNA在重组传给下一代之前,在父母双方的体内会发生重组,而线粒体只来自母亲,并且不发生重组,所以相对来说核基因组能够呈现跟我们祖先更多的相关信息,即使是一个个体也会有很多信息。

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回想,在过去曾经存在什么样的人类?通过图片可以感受到当时人生存的艰难,即使几万年前,人类除了基本的生存,也有自己的精神文明。

比如图中所有的物质,包括古笛、岩画甚至雕塑,其实都是几万年前的人类产生的。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人是非常有意思的,那么当时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家可以通过这两个骨架猜测一下,哪一个是跟现代人一样,哪一个是不一样的个体呢?其实右边是现代人,左边是尼安德特人。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左边的尼安德特人的整个肋骨情况跟现代人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仅仅能看到这些信息,如果我们能获得相关的古DNA,那么我们就能够了解更多人类的过去。

古DNA是什么呢?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古DNA研究对象并不局限,它可以是骨骼,甚至可以是土壤。但是古DNA本身非常有特殊性: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研究古DNA了。

但是当时的研究出了很多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在这里看到的琥珀、恐龙蛋,当时都认为从中发现了相关的遗传物质,甚至是认为是属于它们本身的,但是后来研究发现,其实它们都来自于污染。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研究琥珀和恐龙蛋本身,而得到的DNA竟然是污染呢?主要是因为古DNA和现在DNA不一样。比如说图中上部分就是现代DNA,如果我们获得是血液,这个血液中获得的DNA大多数属于这个个体,而且含量非常高。

但是对古DNA来讲,即使拿到的是这个个体的骨骼,但是骨骼内部由于埋藏环境的影响,会有非常多的微生物DNA。比如图中看到的绿色就可能是微生物的DNA,只有非常少量的内源DNA,也就是红色DNA,甚至这些红色的DNA有时候看不到。

如果这时候研究对象是人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发现这些骨骼的时候,很容易在我们现在的人用手触摸的过程中被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少量的污染对于现在的DNA影响并不大,但是对古DNA来讲,跟内源DNA相比它的影响非常大,这给古DNA研究造成了困难。这些特点也就使得古DNA在上世纪相对发展比较缓慢。

但是在近十几年,古DNA可以说发展非常迅速,因为我们可以利用高通量的数据结合很多古DNA技术,使得我们可以评估,同时又能够获得非常可靠的数据。

回到今天的主题,就是关于人类演化本身的一些问题。相信很多人已经非常了解,关于相关人类演化的背景。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祖先最早出现在非洲,虽然现在在东亚有很多争议,这种争议并不是针对人类的祖先,主要针对现代人是最后走出非洲的那拨人的后代,还是说,当时的现代人由本土人演化而来的。

不管怎么样,这两方都认为人类的祖先最早是在180万年前走出了非洲,而且几十万年以来不仅非洲有古人类,欧亚也有,比如尼安德特人也曾经存在过;在东亚也曾经存在过我们非常耳熟能详的古人类,像北京人、大荔人、马坝人等等,唯一获得基因组的灭绝古人类目前是丹尼索沃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非常好奇,相关的现代人在这个过程中,对古人类影响什么样?可以说2010年以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现代人对于当时的古人类是完全取代的关系,没有任何相互的交流。一直到2010年,人们才通过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草图,了解到尼安德特人其实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欧亚人群都有1%到2%的贡献。

另外一点,丹尼索沃人很有意思,丹尼索沃人并没有像尼安德特人那样,对那么多的人群有影响,更多的影响是对于大洋洲的人群,对他们有4%到6%的遗传贡献。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大家可能会不由地去畅想,在过去几万年阶段里,曾经的人类,尤其是我们现代人的祖先,在不同阶段形成什么样的特点?什么时候才有东亚人?什么时候才出现所谓的欧洲人?还有在不同的阶段人群是不是有相互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影响就是当时的现代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祖先——他们曾经跟这些灭绝的古人类,比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沃人,他们在共存的时间里面发生过什么?

接下来我会通过两方面向大家介绍我们的研究,一个是我们现代人自己的一些特点,还有一个是灭绝古人类和现代人共存的关系。

这张图主要是想让大家看到,关于过去4.5万年到将近7千多年的人群,其实我们获得了非常多的基因组。这一时间段非常特殊,因为这是末次冰期前后,尤其在这个阶段里,还经历了末次冰期里最寒冷的阶段,就是末次盛冰期

在末次盛冰期阶段里人类的很多生存环境,比如图中看到的灰色区域已经被冰盖覆盖了,可以想象当时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大概一万多年前的时候,也就是末次冰期快结束的时候,猛犸象、披毛犀都灭绝了。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人类何去何从?人类本身又是怎样变化的?之前并不是那么清楚,但是通过古DNA,我们能够抓取一些非常重要的片断

比如,我们知道了4万年到4.5万年,曾经存在过还没有成为欧洲人或者亚洲人的人群,以其中一个个体为例,这里的西伯利亚的Ust’ -Ishim个体,这个个体至今4.5万年,可以说他是目前除了非洲和近东以外,有最古老的直接测年的早期现代人。

通过对这个个体的线粒体、Y染色体和核基因组的分析,都发现他没有出现和现在欧洲人、亚洲人更相近的情况,所以只能说他是一个欧亚大陆人。

这个结果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很多争议是针对所谓的相关人群从南线进入到亚洲。人类走出非洲的南线迁徙早期主要是针对大洋洲,晚期才进入到东亚。如果我们这个个体历史上也是南线进入东亚,我们应该看到他会跟东亚的人群更近,跟大洋洲人群会远一些。但是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发现这一点,这至少告诉我们,当时的早期现代人其实是一个辐射性的,并不是一个单一路径的迁徙。

此外,欧洲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就是在3.7万年前的欧洲人,到1.4万年的欧洲人,在这整个时间段里,整个人群并没有受到外来人群的影响,更多的是内部人群相互融合迁移。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关于在比利时发现的一个3.5万年前的欧洲人。这个欧洲人并没有直接对紧随他之后的人群产生很大的影响,反而沉寂到了1.9万年前,对1.9万年到1.4万年前的人群有影响。

如果大家对这个时间节点稍微有点概念,这个1.9万年年是末次盛冰期刚结束的时候,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一旦环境相对适宜人类生存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未知的人群,甚至很古老的人群,对后期的人群有影响。

除此之外,我们还研究发现在1.4万年之后的欧洲人和1.4万年之前的欧洲人是不一样的,不一样主要体现在哪里?1.4万年之后的欧洲人和外部人群,比如近东人群有很大的联系。而且更有意思的是,1.4万年以后的欧洲人才出现了我们现在都知道的蓝色的眼睛

也就是说,欧洲人在1.4万年以前并不是蓝色的眼睛,是深色的眼睛,甚至是深色的皮肤。而在一万四千年之后,虽然他们是蓝色的眼睛,但是皮肤还是深色的,真正的淡色的皮肤出现的比蓝眼睛的颜色还要晚。

在这个情况下大家就会有疑问,说了这么多欧洲人、北亚人,关于我们东亚人是什么样子的呢?非常幸运,在过去三个月里,我们获得了中国自己的古基因组。

这个是距今大概四万年前,在北京的田园洞。这个个体非常有意义在于,我们第一点要了解他到底是不是东亚人?有人会好奇,认为既然在北京就应该是东亚人,那不一定。

我们举一个实例,在欧洲就发现过4万年前的的个体,但他遗传上还不是欧洲人,所以即使这个个体在北京田园洞被发现了,但并不意味着遗传上他就是东亚人。

后来我们通过研究明确了,他遗传上确实是东亚人。虽然他是东亚人,但他跟现在的东亚人还有一些地方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在哪里呢?

首先,他跟古欧洲人的某些人群有联系,这种联系我们目前分析不能明确到底是是远古成分的影响,还是因为他与欧洲人和亚洲人的联系,不管怎么样,我们都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看到非常重要的信号,虽然在不同人群中他跟东亚人更近,但是东亚人内部里面,有没有谁跟田园洞人更近呢?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关系。但是当我们看美洲土著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美洲土著人内部有一些人群,相对别的美洲人群相对来说,跟田园洞人更近,这个人群就是亚马逊人群。很大程度上这些现象都让我们知道,当时的东亚、亚洲,相对来说有非常复杂的遗传历史。

仅仅是这样一个研究,就能告诉我们这么多信息,这也就使得我们不由地去期待,当我们有更多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的时候,我们就能了解更多的画面。这是关于我们现代人自己的演化历史。

第二个问题,相信大家都很期待,就是我们现代人和曾经存在过的古人类,也就是灭绝的古人类有没有过共存的关系?有没有可能通过当时一些现代人的DNA捕获到图片中这一幕?有可能的。我先想让大家了解到,这些灭绝的古人类到底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影响?尤其是对我们东亚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现在所有的欧洲人和亚洲人都有1%、2%的尼安德特人成分,在座的大家,只要不是非洲人,就肯定有尼安德特的成分,但是我们东亚人会比欧洲人的尼安德特成分高一些

此外,当我们看丹尼索沃人的时候,非常有意思,大家可以看到图片里,这些人从遗传的成分来讲是非常相似的,都是大洋洲人群。但是在这些相似的人群中,并不是每个个体都有丹尼索沃人遗传成分。

我们以此为鉴,所有的相关人群其实只有这一边的人群有丹尼索沃人成分,另一边是没有丹尼索沃人成分。这也就让我们知道,古人类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非常多元、复杂的

举一个古人类对当时现代人的影响的例子,这个例子非常有意思,而且这个研究本身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幸运。为什么这么讲?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当时的现代人的DNA,相对比我们现在的DNA,他跟当时发生的事件更近。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示意图,我们看到图中,如果我们有一个尼安德特人和一个现代人作为父亲和母亲的时候,产生下一代过程中,其中有一半染色体的整个染色体长度来自尼安德特人。

随着不断繁衍过程中,尼安德特人片段由于重组关系不断地被打断、不断地变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还原尼安德特人片段,通过片段长度,我们就能反过来计算当时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发生基因交流的时间,在这个前提下,我来介绍一个个体。

这个个体很特别,这张图中是4.5万年到7000年甚至到现在,整个尼安德特人在现代人的尼安德特成分的变化,其中有一个个体非常突出,他既不是年代最早的,但是他的尼安德特成分最高,能达到10%左右

当我们把这个个体放在地图上,他到底是谁呢?他是罗马尼亚的一个个体,距今大概四万年前,比我们刚刚说到4.5万年前的人还要晚一些。这个个体我们只取非常少的骨粉,大概只有30毫克,非常小的一个洞,对他整个形态的影响非常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了解到尼安德特的成分在这个现代人中是非常不一样的。

图中现在看到的这些有颜色的这些片段,其实都是尼安德特在现代人基因组中的体现,其中可以看到有一个叫做Ust’-Ishim的黄色条带就是刚刚提到的是4.5万年前的人,他的条带的长度比现在的人长很多。

但是这个4万年前的个体基因组中,有一个绿色条带占有染色体非常长的区域,能够达到染色体的一半,大概能到60Mb这样一个程度。这是什么概念呢?结合我刚刚给大家介绍的原理,就是重组把片段不断打断,大家很快反应过来,这个人的祖系上很有可能在很近的时候和尼安德特发生基因交流。

这只是一个染色体,从整个常染色体的情况来看,从1号染色体到22号染色体,除了刚刚看到的12号染色体之外,其他的染色体中都有长的片段。

当我们利用这些长片段的分布,模拟这些片段产生的长度可能性,同时利用位点相关的差异和关联性,我们可以计算出大概对这个个体来讲4到6代以前,它的祖先和尼安德特人发生了基因交流

当我们把这个个体的关系放到家谱树中,就能了解到如果用尼安德特的含量来说,大概能估算出2到4代、2到5代之前。如果用刚才说的片段本身的分布和一系列的算法计算,我们得到的结果大概在4到6代之前。

大家可能对4到6代的概念不太清晰,用俗称的语言就是说,这个个体的曾曾曾祖父母中有一个尼安德特人,说到这个大家应该会想到那个小女孩和灭绝古人类的对话。

我们确实找到了一个明确的实例,告诉我们当时的古人类和当时的现代人,他们确实发生了这种基因交流。不仅如此,它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个信息,是什么呢?

考虑到这个结果,同时结合之前提到的尼安德特人对现在现代人的影响,整个欧亚大陆人群都受到尼安德特人的影响,除了非洲人以外。大家会想到,这种基因交流很有可能在欧亚人群分离之前发生。

通过相关的研究,我们认为发生的地点时间很有可能是图中的圆圈位置,就是近东区域。而且通过不管是现在的DNA,还是当时早期现代人DNA,我们大概计算出来,它是距今五到六万年前发生的。

这个个体就是刚刚提到的四万年前,在欧洲的罗马尼亚,时间是4万年,而且是在4到6代之前发生的,不到200年以内发生这样的事件,这就不由地让我们明确了,这个事件应该不是一次的,至少不是最开始我们推测的对我们现代人影响只有唯一的一次,很有可能有多次,而且发生的地点不仅在中东,在欧洲等其他的地方也可能发生过。

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是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了解到过去远古历史,我们跟灭绝古人类的联系。这仅仅是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探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推荐阅读

1. 十一哪都不去就看书,生物科普类尹哥书单新鲜出炉啦(文末福利)

2. 精选 | 地表最强史上最全生物科普书单,没有之一(文末签名赠书啦!)

3. 国家的远见!尹烨演讲:基因,即因;未来,已来

4. 独家干货 | 一套PPT看尽五千年“肿瘤传”,这场仗人类能赢吗?(文末投票)

5. 菠萝:用数字告诉你,癌症没那么恐怖,但确实要重视

6. 非严肃科普: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会有夫妻相?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学习更多靠谱的科学知识。

关注后,

点击菜单栏“文章”,阅读尹哥聊基因精选文章。

点击菜单栏“视频”,观看尹哥演讲视频和科普视频。

发送数字0,即可申请加入尹哥的粉丝圈“尹力场”。

发送数字8,即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往期文章。

【声明】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针对同一研究课题,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识结构及参阅资料准确性的局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读者随时纠错并参与讨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天方烨谈基因电台。

↓↓↓

责任编辑:姜文晶_NN321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无锡发一笔钱,直接给到个人!

无锡发一笔钱,直接给到个人!

江南晚报
2025-11-04 20:13:18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诗词中国
2025-11-03 21:30:33
小雨明天抵达,年度最大“超级月亮”今晚现身,最佳观赏时间在……

小雨明天抵达,年度最大“超级月亮”今晚现身,最佳观赏时间在……

上海徐汇
2025-11-05 17:33:55
高德地图覆盖台湾,国台办回应

高德地图覆盖台湾,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3:51:14
2026年放假安排最全解读:除了春节9天,其他假期怎么放?

2026年放假安排最全解读:除了春节9天,其他假期怎么放?

暖气片优选
2025-11-04 17:47:25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一个都跑不掉!华为600万年薪高管,带13人偷芯片,如今下场解气

一个都跑不掉!华为600万年薪高管,带13人偷芯片,如今下场解气

春序娱乐
2025-11-05 19:11:00
王传君获影帝现场感谢白百何:我是一个配得感很低的人,她们的高光照亮了在角落的我;此前白百何发文引猜测

王传君获影帝现场感谢白百何:我是一个配得感很低的人,她们的高光照亮了在角落的我;此前白百何发文引猜测

鲁中晨报
2025-11-05 18:27:06
斯诺克半数8强诞生!中国军团2胜1负,吴宜泽6连鞭逆转世界第1!

斯诺克半数8强诞生!中国军团2胜1负,吴宜泽6连鞭逆转世界第1!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5 18:00:53
白所成宣判死刑,被称“缅北名媛”的毒女白应兰,何时能落入法网

白所成宣判死刑,被称“缅北名媛”的毒女白应兰,何时能落入法网

阿纂看事
2025-11-05 08:35:38
陈芋汐失利!中国跳水新星遭冷遇!全红婵与陈芋汐命运何去何从

陈芋汐失利!中国跳水新星遭冷遇!全红婵与陈芋汐命运何去何从

小毅说事
2025-08-07 20:32:59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股票起飞前,"换手率"都会出现这样的特征,不懂的散户请不要炒股

股票起飞前,"换手率"都会出现这样的特征,不懂的散户请不要炒股

股经纵横谈
2025-11-05 17:30:10
四大中锋干不过一个陶汉林!兵多将广仅赢山东16分,杜锋惨遭打脸

四大中锋干不过一个陶汉林!兵多将广仅赢山东16分,杜锋惨遭打脸

后仰大风车
2025-11-04 21:26:28
取钱新规出来了!2025开始,死者的存款不再受银行的气!

取钱新规出来了!2025开始,死者的存款不再受银行的气!

巢客HOME
2025-11-04 11:40:03
瘦肚子的实用方法!只需要一招,把“大肚腩”变成平坦小腹!

瘦肚子的实用方法!只需要一招,把“大肚腩”变成平坦小腹!

增肌减脂
2025-11-04 19:26:49
浙江台州“第一高楼”天盛中心将被拍卖,起拍价28.685亿元

浙江台州“第一高楼”天盛中心将被拍卖,起拍价28.685亿元

澎湃新闻
2025-11-05 12:18:29
战机坠海后,美航母冲向黄岩岛,中国要拔4根钉子,战区高度戒备

战机坠海后,美航母冲向黄岩岛,中国要拔4根钉子,战区高度戒备

时时有聊
2025-11-04 16:17:32
他是张金玲儿子,长相俊朗海外留学归来拒当演员,与继父关系更亲

他是张金玲儿子,长相俊朗海外留学归来拒当演员,与继父关系更亲

胡一舸南游y
2025-11-05 15:16:07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小椰的奶奶
2025-11-05 11:59:03
2025-11-05 20:32:49
尹烨 incentive-icons
尹烨
有料、有趣的基因科普栏目
2302文章数 597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中方官宣!对美关税,调整!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教育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泰国媳妇第一次吃番薯烤的薯片,一口下去眼都亮了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坏了,看到剧本杀鼻祖了!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语音课04:宾利先生是单身吗?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