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op5省份GDP总量与制造业总量对比
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的地区性差异类似,不同省(市、自治区)制造业发展水平存在高度集中的趋势。2015年,我国Top5省份GDP占全国总量的39.5%,但其制造业收入占全国比重却达到52%(参见图5和图6)。如果利用营业利润来衡量,这5省的制造业所占比重超过55%。与GDP集中度(Top5省份GDP之和占全国比重)相比,我国制造业Top5的集中度水平更高。接下来,我们通过多个维度比较江苏与其他Top5成员的制造业,来看看江苏制造业到底“有多强”。
2、Top5省份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比较
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视角,Top5省份的制造业排名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参见图7)。
2012-2015年,江苏、山东、广东一直稳居制造业前三强;其中,江苏和山东一直保持在1%百分点左右的差距。作为地理位置相近的两省,江苏和山东的制造业整体保持较高的相似度;限于篇幅,这将在后续报告中展示。这既为投资者提供“备胎”,也意味着两者之间资源、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竞争与合作。
3、Top5省份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比较
与主营收入类似,从营业利润视角观察,Top5省份的制造业排名也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所占全国比重趋于加大(参见图8)。
2012-2015年,江苏、山东、广东一直稳居制造业前三强。与主营收入相比,江苏和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所占比重的差距在2014、2015年有所扩大,甚至在2015年达到2.1%,同期的主营收入差距仅为0.5%。这似乎表明,2014年以来,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的效果较为突出,进一步夯实了制造业的“一哥”地位。
4、Top5省份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创收比较
与主营收入和营业利润不同,Top5省份制造业的人均创收(营业利润/平均从业人数)排名变化较大,但整体相对名次较为稳定(参见图9)。
2013-2015年,山东、江苏、浙江这三省的人均创收较为靠前。2015年,山东人均创收达到9.2万元,分别较Top5平均和全国平均高出39%和43%。在传统制造业的大多数领域,越是资本密集型或重工业类的行业,其所能吸纳的劳动人口数量越少。故而,在实现中高端制造业升级前,人均创收水平越高意味着其重工业比重越大及制造业中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传统领域比重越高,这似乎能够解释广东人均创收“垫底”。
相比之下,江苏同期人均创收为8.2万元、居于山东和广东之间。这似乎暗示,江苏既有一定的劳动密集型细分行业,也有部分资本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还有一部分实现转型升级的新型制造业。当然,更为可靠的证据需要对制造业的子行业及其资本构成、资本结构和资产收益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5、Top5省份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资依赖度比较
与之前着眼于经济效益的对比不同,图10展示了Top5省份制造业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外资依赖程度。其中,外资依赖度=(港澳台资本+外资资本)/权益资本。
2013-2015年,我国制造业领域的外资依赖度逐渐走低,Top5省份也不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制造业领域的国际资本“回流”现象。从表面上看,这意味着国内资本实力增强,迫使外资离开,或者说是国内管理水平提升、不再需要引进外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研发能力等。如果事实真是这样,外资依赖度降低当然值得庆贺。但只要我们承认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在一些中高端制造业领域,这种差距依然趋于扩大,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这种现象保持高度的警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