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时电子报”称,大陆正在测试的新型太赫茲雷达已取得初步成效。此前有报道提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成都的军事研究设施内对一件装置进行了测试,该装置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强度产生太赫兹辐射。太赫兹辐射能够穿透复合材料,抵达内部金属层。文章称,“太赫兹雷达能发现藏在数百米外人群中的武器,研发人员正致力于增强其性能,将其安装在预警机或卫星上,以侦察并追踪包括美国的F-22和F-35隐形战斗机在内的军用飞机”。
中国电科首次完成全固态太赫兹成像雷达系统
俄军事专家卡申的话称,中国在太赫兹雷达领域的研发工作进展迅速。“中国研制这种雷达的工作与俄罗斯即使不同步,也不会落后多少。”他表示,这种超高频雷达可以越过障碍物获得物体的图像,以及敌方飞机的反射信号,即便后者使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涂料。卫星和侦察机上安装这种雷达后,不但可以发现空中的隐形目标,还能很容易地发现水下潜艇以及伪装目标。卡申表示,目前战机的雷达隐形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吸收雷达波与降低反射率的涂层,但是太赫兹雷达直接无视涂层,对涂层下的铝合金、钛金属产生反应,也就破解了隐形能力。
中国电科首次完成全固态太赫兹成像雷达系统
赫兹雷达的波长很短,大约在30微米到3毫米的范围内,远小于微波与毫米波的波长,因而能够用于探测更小的目标和更精确的定位。不仅如此,太赫兹雷达还包含了丰富的频率,有着非常宽的带宽,能以成千上万种频率发射纳秒以至皮秒级的脉冲,大大超过现有隐身技术的作用范围。现在的隐身飞机,主要还是靠气动外形、针对厘米波到分米波雷达的隐身涂料来达到隐身目的,但现有隐身技术在太赫兹雷达面前将无所遁形。
中国电科完成全固态太赫兹成像雷达系统样机研制
据了解,太赫兹的频率很高、波长很短,具有很高的时域频谱信噪比,且在浓烟、沙尘环境中传输损耗很少,可以穿透墙体对房屋内部进行扫描,是复杂战场环境下寻敌成像的理想技术。未来城市及反恐作战中,借助太赫兹特有的“穿墙术”,可以对“墙后”物体进行三维立体成像,探测隐蔽的武器、伪装埋伏的武装人员和显示沙尘或烟雾中的坦克、火炮等装备,进而拨开战场迷雾。
中国完成全固态太赫兹成像雷达系统样机研制
中国同时在几个科研中心进行这种雷达的研制工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已顺利完成了首部全固态太赫兹成像雷达系统样机的研制,主要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标志着中国的太赫兹成像雷达相关技术已经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而据《南华早报》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也从事这种雷达的研制工作。该太赫兹成像雷达系统由中国电科14所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在集团公司创新基金支持下,在中国电科12所、13所、55所,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的鼎力协助下,经过仅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获得此成果,完成了太赫兹宽带一维距离像和ISAR成像试验,获得集团首幅ISAR图像,成像分辨率、成像副瓣电平等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取得阶段性重大研究进展与成果。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目前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太赫兹研究方向上已建立了基本的实验测试条件,具备了太赫兹雷达系统设计、集成测试、实验验证的初步能力,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太赫兹SAR成像奠定了重要基础。
俄罗斯也有两家公司研制太赫兹雷达。一家是私营公司“RTI系统”,一家是国企“俄罗斯技术”下属的“无线电电子技术”公司。前者早在2015年就已宣布完成了这种雷达样机的研制工作。后者则称,2017年7月制造出无线电成像雷达的样本。两家公司都表示,这些雷达原则上有别于今天的雷达。它们将作为一个整体被安装在战斗机的头部。很快它们将作为由多个传感器组成的分布式系统遍布机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