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拔白,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属釉里红的一种。其方法或在白胎上留出所需之图案花纹部位,或在该部位上刻划出图案花纹,用铜红料涂抹其他空余之地,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烧成后图案花纹即在周围红色之中以胎釉本色显现出来。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明洪武,高16.7cm,口径42cm,足径22.7cm。
碗直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均以釉里红为地作留白装饰,俗称“釉里红拔白”。内底一周回纹边饰内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莲纹。口沿内外绘卷草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含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此器造型硕大敦厚,纹饰画工精细,线条细腻流畅。此种釉里红拔白装饰技法与洪武时常见的白釉为地的釉里红器装饰方法正好相反,颇为少见。
征购,藏品,139,673,717,11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高10cm,口径20.6cm,足径9.1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均绘回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内底双线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碗的造型和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为洪武釉里红瓷器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其釉里红纹饰的发色,在传世或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称得上较为纯正。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高35.5cm,口径7.2cm,足径13.5cm。
瓶小口,短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通体以釉里红为饰绘海水,留白暗刻大、小二龙。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瓶器形挺拔端庄,装饰手法新颖,红白二色交相辉映,海涛中腾跃的大小二龙,有“苍龙教子”之寓意。
最后给大家一个鉴定小常识: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判断其年代特征可从瓷器底入手,大家都知道很多瓷土都含有比较重的金属物质,其中含铁成分较多,就会形成火石红。元代瓷器因为其工艺上的不足,其瓷土挺纯不够精细,导致元代瓷器底部有较重火石红,明代因为精炼工艺上的提升,底部所有的火石红较淡,但是还是存在。清代工艺的纯熟,精炼特别精细,所以火石红基本没有。可从火石红深浅在结合落款,纹饰,器型各个时代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