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10月以来包括北京、天津、济南、武汉、深圳、广州、珠海等二十几个城市陆续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新政主要围绕“限购限贷”。尽管本次举措被称作“史上最严调控措施”,大城市“房子”问题仍困扰着很多人,其中“青年住房难”备受关注。
买房,租房,还是寻求其他住房来源?
对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始准备“成家立业”的城市青年来说,无疑是人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选择之一。“青年住房难”问题尤为迫切,是因为青年既享受不到政府保障房,又买不起商品房,属于住房弱势群体。
大多数的青年人无力购房,主要与父母同住,或租住房屋。购买住房则需要父母的支持。青年人的住房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经济水平、流动特征以及父母的职业、收入、子女数量等。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宋健团队发表在《人口学刊》上的文章《中国城市青年的住房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独生、流动因素对城市青年住房的影响。该文章基于一份在北京、保定、黄石、西安四地开展的抽样数据调查《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
研究显示,购买住房是城市青年的主要住房来源,占到总来源的41.59%。然而,由于青年刚刚走入社会,自身积累有限,大多数青年需要父母的资助。其中,父亲受教育程度对青年购买住房的影响力很大。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青年购买住房比例越来越大。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对青年住房来源有显著影响。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可能为他们提供购房资金,这大大增加了独生子女购买住房的可能性。独生子女购买住房的比率是非独生子女的1.26倍。非独生子女由于需要在兄弟姐妹间分享父母的资源,甚至还需要帮助父母分担家庭责任,因此更可能租房居住。独生子女更可能在结婚这个时间点购买住房;而非独生子女的时间节点不固定,可能出现在结婚与婚后生育等重要时间点。
此外,流动性显著影响了青年的住房来源。非流动人口买房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流动人口,是后者的6.22倍。相比较非流动人口,流动青年更可能租房居住。综合多种因素,调查数据显示,非独生子女、流动人口以及未婚未育的城市青年更可能租房子。
《调查》建议政府部门应针对城市青年的实际情况、分不同生命周期,制定切实可行的住房保障政策,扩大住房来源市场。如对未婚无房青年,鼓励企业提供员工宿舍,同时提供“廉租房”等公共租赁性住房;对于已婚有购房需求的青年,提供数量更多、条件较好的保障性住房。针对流动人口,可以放宽住房政策的户籍限制,为其提供更大的居住便利。在城市工作的流动青年应被纳入享受城市住房保障的人群中。
该篇论文"中国城市青年的住房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已被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JTP)收录,原文和配套的学术新闻被译制成中外文对照版,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中、英文原文已经在《中文精品学术期刊中英双语数据库》http://jtp.cnki.net中上线,敬请关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内容来源:CNKI双语汇(微信公众号:cnkisyh)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