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黄太吉煎饼的创始人赫畅是在一个大会上,彼时黄太吉刚刚拿到饿了么数千万元的战略投资,口才绝佳的赫畅在演讲时可以说是自带一种光芒,人们纷纷掏出手机拍下这张网红创业者的容颜,眼神中有欣羡也有怀疑……
在黄太吉出现前,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小店能创造出上亿元融资、估值超10亿的佳绩(小编:“煎饼侠”很成功啊),他的成功让一大批传统餐饮企业开始重新思索餐饮与互联网的关系。
只可惜声名鹊起的黄太吉还是没能顺利成为创新典范,如今面临的却是关闭一半大型工厂店的窘境,其探索的餐饮O2O究竟功过几何?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记者为你解读。
黄太吉煎饼创始人赫畅
黄太吉的现状:转型面临窘境
9月21日,赫畅发文正面回应关店风波,并对黄太吉的发展现状做了一个交代,要点如下:
确实关闭了一半的大型工厂店,平均每家500平米以上,开销及成本大成为关店主因。但黄太吉品牌门店依旧存在并不断深化经营,业务没有实质性改变。
外卖平台型业务仍然要不断升级,黄太吉外卖依旧存在,只是产能部署的方式正在重新设计和规划。
黄太吉不排除未来拓展多种品牌经营模式,即使不再融资,通过新业务加速品牌直接变现收入,自我造血的问题不大。
黄太吉目前筹备的九州会不是孵化器,而是要帮助更多的餐饮创业者解决经营当中的问题,加速这些创业者的经营效率,九州会的运营和产品开发正在有序进行。
回顾一下黄太吉昔日的辉煌:2013年1月,获得创新工场数百万天使轮融资;2015年6月获得分享投资数千万A轮融资;2015年10月又获得盛景网联、分享投资等机构1.8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016年4月获得饿了么数千万元人民币战略投资。
飞速发展的黄太吉确实创造了餐饮界的一个神话:拿钱快,发展快,成名快。有人说黄太吉是“厨子外表网红心”,也有人说它是餐饮行业的大胆革新者。是非功过难评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黄太吉的案例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阵势强大的黄太吉外卖物流团队
黄太吉的过去:品牌矩阵+外卖平台
为了让黄太吉煎饼火遍全国,赫畅三年做了三次转型,在餐饮O2O的探索方面是十分大胆的。
1、阶段一:从街边食品登上大雅之堂。2013年7月,黄太吉煎饼在北京建外SOHO西区12号楼一层较为偏僻的位置开了第一家“煎饼果子”店。
彼时,新浪微博正发展的如火如荼,黄太吉便凭借微博营销迅速崛起。它成功制造了“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娘”等热门话题,一次次掀起了消费者关注的热潮。赫畅更是身先士卒与每一个留言的粉丝互动,这些营销手段终让一个普通的煎饼果子从“街边摊”走进“环境优美的餐厅”,并且声名大噪。
2、阶段二:从煎饼果子到品牌矩阵。黄太吉煎饼刚开始主要做煎饼果子这一单品,但随着自身发展以及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便打造了多元化品牌矩阵。
2014年6月,赫畅除了黄太吉煎饼外,还成功运营了“从来”饺子馆、川渝风味的“大黄疯”小火锅、主打炖菜的“牛炖先生”以及“叫个鸭子”等一系列餐饮品牌。
对于多品牌的运营黄太吉采用的是类百丽模式,想以多品牌围剿的形式,将商圈人流一网打尽。这种创新模式也确实得到资本的认可,在2015年6月黄太吉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连锁也发展到40多家。
3、阶段三:从实体店到开放外卖平台。2015年10月,黄太吉对外宣布获得B轮融资1.8亿元,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拿钱后的黄太吉继续创新。这次赫畅想出的策略是选择联手产品生产方打造餐饮外卖平台。这个餐饮平台的具体运作形式是:开放中央厨房——吸引品牌餐饮产品合作——在黄太吉的中央厨房对各品牌的半成品产品进行加工——集中从中央厨房工厂店进行配送。
黄太吉外卖平台与三大外卖平台的差异。很多人说黄太吉上线外卖平台是想跟美团、百度外卖等三大外卖平台抢生意,这不是作死吗?事实并非如此,黄太吉外卖平台相比三大外卖平台,模式上是有创新的。
三大外卖平台不生产产品,只为餐饮商家提供平台和配送,这也决定了外卖平台对产品品质的把控能力是较弱的。而黄太吉煎饼的外卖平台却要参与餐饮供应链,它能为餐饮企业提供标准化运作的中央厨房,为他们的半成品进行加工、集中配送等,这样的生产体系,对食品安全的把控无疑是有益的。
踩在风口上的黄太吉外卖平台。其实,黄太吉外卖平台代表了餐饮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尤其在三大外卖平台食品安全问题频遭曝光时,深入餐饮供应链成为发展趋势。
前不久,饿了么还宣称未来将开10000家未来餐厅,打造全新的外卖餐饮生态,未来餐厅的初步设想是面积在50-150平米,3-5人运营,3分钟出餐,3个以上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入驻,饿了么提供平台、物流服务支持。
其实饿了么设想的未来餐厅跟黄太吉做的外卖平台是相似的,自己打造中央厨房,然后再邀请品牌餐饮入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食品安全,而且大数据运营也会让餐饮生意更高效、用户体验更佳。
或许这也是饿了么愿意投黄太吉的原因吧,只是因为种种原因,黄太吉没将这种模式做成功。
黄太吉的窘境:餐饮界的网红被拷问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黄太吉做了那么多创新,为什么还是要遭遇关闭一半门店的窘境?“互联网+餐饮”还是“餐饮+互联网”?这确实是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1、产品单一怎么破。黄太吉的主打单品就是煎饼果子,赫畅表示,这一战略未来也不会变。但问题是,有谁会愿意天天吃煎饼?一个普通的煎饼果子究竟如何抓住大众的胃?
目前,赫畅还考虑把黄太吉煎饼开到澳洲,以此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只是渐渐不被国人买账的煎饼果子在国外就能大红大紫吗?
2、不该抛弃的餐饮本质。虽说黄太吉煎饼通过互联网营销短期内获得了大量粉丝,但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常识:名气只能给你带来短期流量,餐饮品牌要想长期存在,味道一定是根本。
用户抱怨煎饼不好吃、太贵:煎饼果子这个产品到底能做到多好吃呢?一张面皮、一张脆饼、一个鸡蛋、一刷子酱料,这些食材也决定了黄太吉即使做得再用心,或许味道也不能比街边摊强多少。现实也确实如此,很多网友都在吐槽黄太吉煎饼“味道一般”、“太贵”……这样的用户体验,如何能长久?
赫畅所坚持的互联网思维:当人们普遍认为味道是餐饮的王道时,黄太吉的创始人赫畅并不这样认为。他似乎从做餐饮的那天起就坚定地认为:这个时代的餐饮,互联网营销才是重中之重。
赫畅曾打过这样的比方,他认为像《小时代》、《致青春》这样的电影之所以能在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不是因为内容好看,而是因为大家认为我是你的粉丝,所以我要看《小时代》。
餐饮同理,他认为如何建立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兴趣取向,相同的社群,才是餐饮最关键的问题。
去黄太吉吃煎饼的人确实很多是赫畅的粉丝。但赫畅或许忽略了一个问题:看电影人们只需要为偶像买一次单就可以了,但饭却是要天天吃的,如果产品的味道一般,靠网红吸引的用户究竟能坚持多久呢?
3、成本如何控制?黄太吉煎饼刚上线外卖平台的时候,确实吸引了一批商家入驻,可是好景不长,如今商家集体出走,有报道称商家离开的主要原因是与黄太吉外卖平台合作的成本过高。
黄太吉的逻辑是:以往餐饮品牌需要选址需要开店,但现在通过共享黄太吉的平台,餐饮商家不用开店也能提升销量,而节省下来的铺租、人工等门店投入就可转化为三方的净利润。
但这种模式并没给到商家多少利润,黄太吉每单的抽成比例高达40% -50%,而且商家还要自行对C端消费者进行补贴。而三大外卖平台对“大客户”,每单的抽成比例在15%- 30%,另外还会联合商户向C端的消费者进行补贴等。账算不过来,商家离开就是必然。
总之,黄太吉的窘境或许会给标榜互联网思维的人们一个警醒:外卖生态再发达,“互联网+”再成熟,餐饮的立足之本还是味道,忽略这一本质的餐饮店或将都是空中楼阁。
补点料
“煎饼侠”赫畅小传
黄太吉品牌创始人,生于1981年,哈尔滨人,现居北京。
从丹麦留学归国之后,赫畅先后在百度、去哪儿、谷歌等互联网公司从事品牌与用户体验管理工作,26岁与英国传奇广告教父萨奇兄弟创办4A数字营销公司,28岁创建数字创意公司DIF。黄太吉是他的第三次创业。
在父母眼里,赫畅应该算个离经叛道的孩子。他从小跟妈妈“不对付”:“从来没夸过我,到现在也没夸过”。17岁离开家后,他就觉得父母在自己生活里“不扮演什么角色”了,甚至他刚开始做黄太吉都没有告诉父母,直到店里做到每天一万块钱,觉得还行才告诉他爸爸。
他说一切靠自己赚来,经济上对家里没有任何依附。中学毕业离家,到大连念了一个“花钱就能上”的专科学校,他垄断了学校的送盒饭业务,自己赚学费;然后他自己联系了到丹麦留学的机会,去了丹麦更号称“哥本哈根一哥”,留学生找工作、租房子、办事他全能搞定,但他却不屑于取得学位;在北京这个“圈子”社会,他说自己就是圈子的中心,“我不混别人的圈子”。
在工作中,赫畅又是一个十分拼的人,每天至少工作16个小时,并以此为乐。“老板不辛苦,凭什么赚钱。我收着精力、偷懒,那就没天理了。”他说。
连黄太吉的投资人也十分认可赫畅的勤奋。有投资人曾表示,投资黄太吉,就是投赫畅这个人,他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这很难得。我们投了黄太吉,即便他没能做得很成功,以后他做其他的创业,我们可能还会投。
值得一提的是,赫畅的口才很不错,不仅在平时的演讲中妙语连珠,而且在工作中也成为折服别人的一大技能:“第一次与赫畅交流时,时间紧、内容多,刚开始我都担心赫畅背过气去,因为他30分钟连续讲话,几乎没喘过气,太能说了。”投资人说。
友情提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