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诞生已经快一年,你还在与它对话吗?

有的人用来写报告、改代码,让它成为得力帮手;有的人却只是“调戏”个两三回,让它创作诗歌或故事,便不再“宠幸”。

根据网站分析工具 SimilarWeb 的数据,后者情况似乎更多。目前 ChatGPT 的月活数据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浏览量从四月的17.6亿下滑至八月的14.3亿,似乎开始有些过气。

一边是 ChatGPT 这样的通用大模型在退烧,一边是行业大模型研发热度只增不减。

国产大模型正在掀起一场“诸神之战”,然而不少企业都被卡在关键一步,那就是落地。

技术仅是门槛,落地才是赛点

和当年互联网“百团大战”比起来,这一回正在上演的“百模大战”要更内卷,也更烧钱。赛迪顾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中国已累计有130个大模型问世 [1]。

《中国人工智能模型大地图研究报告》也指出,全国正有14个省(市)开展大模型研发。研发主体里,既有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也有包括互联网巨头在内的企业,大佬们纷纷披甲上阵,准备迎接狂热的未来 [2]。

比起专业性弱的通用大模型,国内偏爱的行业大模型,基于各行业数据训练,结合专有知识和经验,更适用于具体场景的工作,能真正服务好千行万业。

但如果将大模型的问世比喻成研发的阶段性毕业,如今的现实情况是,没几个行业大模型能成功“上岗”。大模型能重塑行业,听起来似乎还是“空中楼阁”。

这其中最大的拦路石便是“落地难”。因为像“吞金兽”一样的 AI 大模型,训练成本真不是一般的高。没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撑,很难商业落地。

由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 AI Index 年度报告,基于已有大模型披露的硬件和训练时间,对其训练成本进行了估算。

2019年发布的 GPT-2,被认为是第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拥有15亿个参数,估计需要五万美元的训练费用 [3]。

仅仅三年时间,2022年推出的旗舰大型语言模型之一的 PaLM 拥有5400亿个参数,估计成本在800万美元。它比 GPT-2大了约360倍,成本也高出了160倍 [3]。大模型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但也愈发昂贵。

落地难的原因除了成本高昂,还有 AI 发展的基础“燃料”算力比较有限。

如果把大模型比较一辆车,那它能走多远,正是取决于算力这个引擎。训练大模型,需要将数据集进行重复多轮计算处理,算力大小就代表着数据处理能力的强弱。

面对大模型数量成倍的增长,这几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也正在经历井喷式高速增长。

根据 IDC 发布的《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3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已达到427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预计到2026年,智能算力规模将进入每秒十万亿亿次浮点运算级别 [4]。

早在今年4月5日,OpenAI 就以需求量过大为由,暂时关闭了 ChatGPT Plus 的付费渠道,这意味着仅发布几个月,OpenAI 就开始面临算力缺口 [5]。

大模型这场豪华游戏,能留在牌桌的玩家,注定只是少数。

所以别看大模型喧嚣盛极一时,但当面对成本、算力等现实问题时,国内外市场也正在出现更多理智思考——无法落地商用的通用大模型只能是玩具,成为企业应用的行业大模型才有产业价值 [6]。

AI 深入行业,知识计算是关键

在国内,从华为云盘古大模型、阿里通义千问,再到360智慧大脑、智谱 AI ChatGLM 等,AI 大模型层出不穷。

不少人开始好奇《流浪地球》里不断学习,变得无所不能的最高人工智能莫斯是不是要走进现实了?

也有人担心有朝一日自己的饭碗会不会被 AI 抢走?但从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调研数据看,下此定论为时尚早。在2020年的人工智能全球调研中,AI 在不同行业的平均渗透率为12.8%,处于较低水平 [7]。

更关键的是,AI 大模型和打工人并非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大模型带来的新机会,能够提升工作效率、释放员工做更多高价值的事情。

为何现阶段的 AI 深入行业程度还不够?

原因是不同行业都有自己数十上百年的专业积累,却缺乏高效利用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在知识计算。

所谓知识计算,华为云认为就是把各种形态的知识,通过 AI 技术进行抽取、表达后,协同大量数据进行计算,进而产生更为精准的 AI 模型,从而提高行业效率。

为了能提供满足行业场景的多项技能,华为云团队使用40TB 的文本数据,包含大量通用知识与行业经验,训练盘古自然语言大模型,为行业大模型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行业专家与 AI 专家合作时,双方如何互相听得懂?华为云的做法是派200个博士深入客户现场,“走田头、跑工地、下矿井、进车间”,抓住 AI 技术创新与业务需求的结合点,解决行业难题。


200 多个博士深入行业现场,抓住 Al 技术创新与业务需求的结合点

像汽车领域,为了找到盘古大模型和自动驾驶行业的切入点,华为云深入一线交流请教,梳理行业业务和技术痛点。

现有自动驾驶技术能应对95% 的常见驾驶场景,剩余5% 是各类不常见却不断出现的“长尾问题”,阻碍更高智能化的自动驾驶落地。

盘古汽车大模型基于超车线路构建不同的光照、天气、建筑,快速生成近百个样本,生成灵活编辑的虚拟空间,重塑自动驾驶的训练,让模型更好学习应对“长尾问题”。现在学习一个新的复杂场景,时间能从两周以上缩短到两天内。

除了汽车行业,华为云已陆续推出矿山、药物分子、电力、气象、海浪、铁路、政务、金融、制造等大模型,贡献先进的算法和解决方案,在行业内大展身手。

今年夏天,台风“泰利”“杜苏芮”“苏拉”“海葵”先后接棒登陆沿海地区,路径复杂,影响范围广,致灾程度高。如果能精准预测台风路径、级别和经过的地方,就能提早做准备。

但气象预测一直是科研领域的重难点。而盘古气象大模型,不仅将预测时间从4-5小时缩短到十秒内,而且在精度上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

可以说,AI 预报的出现,给天气预报带来了全新可能。

大模型落地,盘古还使哪些力

前面提到,训练大模型一天也离不开海量的算力。有人形容算力就像我们日常用的水和电一样,要“一点接入、即取即用”。

大模型热潮下,面对企业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算力饥渴”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华为云基于系统性的创新,升级现有数据中心架构,突破单台服务器部件的限制,拆解和重新组合原来以 CPU 为中心的主从架构,升级为各种资源对等的全互联架构——分布式 QingTian 架构。

分布式 QingTian 架构打破了算力、存储和网络的边界,不仅实现高性能 AI 算力,轻松应对万亿级大模型训练,还将助力各行各业直接上云,一步到位搭建业务,更快更稳更高效。


QingTian 架构是基于高速网络协议的分布式对等全互联架构

得益于这一 AI 算力基础设施 ,企业使用华为云昇腾 AI 云服务时,只需要通过一根光纤,便能直接在云上获取算力,随取随用,让大模型算力触手可及。

今年七月,华为云海宣布在乌兰察布和贵安上线昇腾 AI 云服务,提供更长稳的 AI 算力服务;还发布了乌兰察布汽车专区,为自动驾驶开发提供澎湃算力。

开放性是昇腾 AI 云服务的重要优势之一,除了支持盘古大模型,更适配业界主流的近一百个开源大模型。

例如,美图仅用一个月就将70个模型迁移到了华为云昇腾 AI 云服务,同时华为云和美图团队一起进行了算子的优化,AI 性能提升了30%。

如何将大模型应用到行业具体业务和场景中?除了自己做落地,华为还希望构建起一个繁荣的生态。

大模型的创新,从来都不仅仅是模型自身的创新以及各项 AI 根技术的创新,在算力、算法、平台、应用、服务等方面都需要全链条生态伙伴和客户的参与。

打个比方,盘古大模型就像是各个行业通用的“轮子”,加入生态的伙伴都可以在车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助力,让这辆车跑得更快,行得更远。

为此,华为云开放了全方位的生态合作路径,希望团结伙伴加入盘古大模型全域协同生态体系,真正让 AI 重塑千行万业。

一直以来,华为云践行的就是做实事、做最难的事。

一方面深耕算力,打造强有力的算力底座,支撑人工智能事业发展;另一方面结合大模型,从通用大模型到行业大模型的研究创新,来让人工智能真正服务好千行万业。

9月20-22日,华为全联接大会将在上海举办,大会以“加速行业智能化”为主题,汇聚业界思想领袖、商业精英、技术大咖、先锋企业、运营商、生态伙伴以及开发者等产业伙伴,共同探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机遇,加速行业智能化。

华为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关键要“走深向实”,赋能产业升级,服务好千行万业、服务好科学研究,唯有这样,才能共赢人工智能新时代。

参考资料

[1] 赛迪顾问. (2023). 2023大模型现状调查报告.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23).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

[3] The Stanford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I). (2023). 2023 AI Index Report.

[4] IDC. (2022). 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

[5] 杨阳. (2023). 需求量太大,ChatGPT暂停Plus付费升级服务. 澎湃新闻. Retrieved 18 September 2023 from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585798.

[6] 吴俊宇. (2023). 对话|三个月诞生79个基础大模型,中国到底需要什么大模型?. 财经. Retrieved 18 September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fUA6VM_CLp5AS4tGz3TCiQ.

[7]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 华为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2). 知识计算白皮书—使能行业智能化升级地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