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纯贵风”鼻祖,在闲鱼论斤称了?

2025-09-10 12:29:20
0

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楼塌了。

如今浏览社交平台,常刷到这样的内容:“当年爆火的xxx,怎么如今……”

内容从网红人物、餐饮品牌、旅游打卡地,到街头文化、网络游戏等等,不一而足。

消费市场风口不断,许多随热点而动的品牌/产品,似乎发酵成为一个巨大的泡沫,疏忽之间就破灭了。

最近,又有品牌遇到了类似的状况,从当年无数人心目中的“第一件奢侈品”“珠宝界的白月光”,成了“破铜烂铁”——潘多拉。

如果不细想,当下的许多年轻人,甚至想不起珠宝界还有潘多拉这一品牌。

从曾在各大商场拥有独立门店,到先是挪至商场的中庭柜台,再到连柜台都没有它的一席之地。

一些重要商圈如北京王府中环、三里屯太古里等,潘多拉门店也早已关闭。

图源:微博话题

只是从门店分布上看,潘多拉颓势就足够明显;在营收数据上,滑坡情况显得更为赤裸裸。

近日潘多拉所属的丹麦Pandora A/S潘多拉集团,发布了今年二季度业绩公告。

从公开资料上看,集团销售收入整体上涨但承压较大,中国是造成压力的重大来源之一:

近半年来中国区收入一直呈现严重下滑趋势,降幅达到15%。

图源:抖音评论区

“世界上难以找到两条一模一样的潘多拉手链”,这是当时潘多拉引以为傲的宣传语。

将单品注入故事和寓意,它给予了消费者情感上的慰藉,也成为了情感消费的载体。

潘多拉的售卖模式,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路——手链的完成,并非一次性的购买,而是渐进式的,相当于按揭。

单独购买一个珠子的成本会降低很多,在消费者看来可以减轻经济压力,可对于潘多拉而言,却可以顺势提高单个珠子的溢价。

选择故事感赛道,促进情感消费,这是潘多拉兴起的原因,也为它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昔日的少男少女心目中的轻奢白月光,如今正变成一堆“破铜烂铁”,首要原因便是它:

不美了,也不值钱了。

定位于轻奢品的潘多拉,以串珠和定制化模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产品风格,成为早期“集邮”大户,定价也不便宜,单颗珠子价格通常在400~500元。

提到潘多拉,就不得不提及与之并列的珠宝界“三大冤种”——施华洛世奇,apm Monaco。

与潘多拉一样,它们都属于轻奢品牌,主打矜贵又时髦的产品路线。

它们的境况怎么样?答案是,比潘多拉强,但也没过得多好。

2024年施华洛世奇在全球范围内营收额增长6%,其中亚洲地区增长3%,中国地区增长放缓。

不同的是对比潘多拉,施华洛世奇和apm更能及时更新改善自己的“快时尚”策略。

通过不断推出新品、在造型上更贴近潮流、联名等方式,维护自己在年轻消费者中的话题度。

图源:微博@施华洛世奇

其实,潘多拉也曾尝试“押宝”培育钻石,将其视为可以再次攀登的天梯,结果似乎也不尽如人意。
消费者的反应颇为直观:“不保值+不保值+不保值+……=不保值xN,这无可改变。”
图源:新京报

或许你也拥有一条潘多拉手链,或者施华洛世奇黑天鹅,亦或是apm。

现在看到它,内心的心情如何?

也许内心难免懊恼,但换个角度想,无论是白月光,还是破铜烂铁,一条饰品的价值似乎无法纯粹用金钱衡量。

或许,当打开尘封多时的盒子,一段遗忘许久的回忆突然被想起,这也成为了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到那时,或许还能感受到“有一天你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所有的回忆像时光匣子一样喷涌而出。”

但我们也都明白,可贵的是回忆,至于开启回忆的那把钥匙,恰如那句——

“年轻的樵夫哟,你掉的是这把金钥匙,还是这把银钥匙,还是这把生了锈的铁钥匙呢?”

你的选择,正是你的答案。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槽值

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