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双腿的他,69岁登顶珠峰

2022-02-16 16:51:35
0

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全民都陷入了冰雪运动热潮中。

朋友圈里开始刷屏冰雪运动天赋的测试,大家人手一套九宫格滑雪照,溜冰更是红遍大江南北的日常休闲活动。

曾经,冰雪运动被视为一种小众爱好,但随着冰雪运动员们也走到了台前,他们的职业生涯逐渐改变了人们的认知。

在他们的自述中,从事冰雪运动,不仅是小圈子里的兴趣,那种不断自我挑战、极致追求热爱的精神,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极限运动不是年轻人追求肾上腺素飙升的独有方式,它更多关乎一个人对自我的突破,对真实渴望的执着,对生命可能性的追问。

当一个人带着残疾人、老年人的标签,他是否还有从事极限运动的资格?

有这样一位“硬核大爷”,用自己的经历,将答案告诉了全世界:69岁时,他依靠戴着假肢的双腿,成功站在了珠峰之巅。

他打破了大众对极限运动的偏见,也开拓了残疾人对自我能力的想象边界。

最近,登山家夏伯渝在访谈节目《毛铺和文化录·中国和力》中,分享了他几十年间数次挑战攀登珠峰的传奇故事。

从高峰到低谷,最热血的出发

1975年,当时还是足球运动员的夏伯渝,冲着“免费体检”参加了国家登山队组织的珠峰攀登选拔,意外被选进了第一突击队。

这次经历让他亲身体会到了登山运动的魅力,也让他的人生无法预料地急转直下。

在珠峰首战被迫画上句号,下撤返回时,夏伯渝把睡袋让给了体力透支的队友,自己在帐篷里和衣睡了一宿。第二天,他发现自己怎么也脱不下脚上的靴子。

下山后,夏伯渝被诊断出双脚严重冻伤。一次换药时,他发现自己的双脚完全变黑了,不得不接受截肢。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脑海里反复萦绕着这些问题:我才26岁,下半辈子是不是就要在轮椅上度过了?以后还能做什么?

机缘巧合之下,一名德国假肢专家告诉夏伯渝,只要安上假肢,不仅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有机会再登山。

这在周围人听来只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却瞬间点燃了夏伯渝心中重登珠峰的火焰。

2006年,新西兰人马克·英格利斯带着假肢登上珠峰的新闻震惊了全世界,也让夏伯渝看到梦想照进现实的可能。

为了实现心愿,夏伯渝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准备工作。他找到了当时北京假肢厂的老师傅,一同摸索着改良适合登山的假肢。

此外,他还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负重蹲起1500个,负重仰卧起坐180个,静止背飞6分钟,引体向上100个……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铁人标准”,却是夏伯渝几十年来从未间断的日常。

除了保持身体状态,更不易的是,夏伯渝要长期在登山时与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对抗。

他用写登山笔记的方式与自己对话,记录登山时的所见所闻,也详细写下自己的身体状态。

夏伯渝说,观察记录身体状况是登山者的必备技能,对自己的健康和外界环境保持高度关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一个人的时候,他还会在脑子里演练具体的登山步骤。如何通过恐怖冰川,如何借助梯子攀爬,如何应对突发状况,这一切他都已经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夏伯渝又利用圣火传递的机会来到珠峰大本营实地考察,提前适应穿假肢登山的感觉。

虽然大自然给了夏伯渝冷酷无情的打击,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探索自然的渴望。

从偶然尝试到终生目标,从跌落谷底到重新出发,夏伯渝始终坚定地前行在登山之路上,寻找着与大自然最契合的人生之路。

从山脚到山巅,最艰难的旅程

经过不断的磨合与尝试,2014年,年过花甲的夏伯渝第二次向珠峰发起了冲击。

作为登山界的大龄选手,他的体能已经不复当年,加上身体条件的限制,光是保持平衡就要耗费大量体力。

夏伯渝说,假肢不像一般人的踝关节那样可以调整角度,是固定的90°,所以上山时只能用脚尖行走,下山则是用脚跟,与山体的接触面积很小,特别容易打滑。

而且,夏伯渝很难完成跨和跳的动作。其他人可以轻松跨越的裂缝,夏伯渝必须借助队友固定好的绳子拉扯着前行,这就需要他们提前进行无数次的反复练习。

在一步步的摸爬滚打中,夏伯渝用惊人的意志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登顶之路。

在几次攀登珠峰的过程中,夏伯渝先后遇到了雪崩、冰崩、地震,无情的自然灾害让他的梦想几经破灭。

2016年第四次挑战珠峰时,队伍在距离登顶只有94米的地方遇上了强劲的暴风雪,能见度不到1米,两侧都是万丈深渊。

到了这个高度,所有人都想朝着山顶发起冲锋,作为队伍核心的夏伯渝眼前摆着一道选择题:登顶,还是下撤?

在人类登山史上,这个难题始终横在通往顶峰的必经之路上,不仅挑战着登山者的体力极限,还给他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道德考验。

美国探险作家乔恩·克拉考尔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提到,海拔76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是一个伦理空间,在极寒、缺氧、气候多变和地势险恶的环境中,登山者可能会作出漠视他人生命的选择。

面对近在咫尺的顶峰,看着同行的年轻夏尔巴向导们,夏伯渝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集体下撤。

当时尼泊尔政府已经下发通知不再允许残疾人攀登珠峰,这意味着夏伯渝可能从此无法实现自己的珠峰梦,但他认为,不能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顾他人的安危。

后来他才得知,那几天里,在接近珠峰的高度,其他队伍中有6个人因事故而丧生。

“生命是最重要的,山永远都在那里,只要我活着,就还有机会再来。”夏伯渝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登山者,不但要懂得攀登,还要懂得放弃。

夏伯渝虽然没有成功登顶珠峰,却经受住了巨大成就的诱惑,将彩旗插在内心良知的巅峰。

从过去到未来,最坚定的前行

夏伯渝挑战珠峰的数十载,也是他与病魔抗争的持久战。

1993年,在医生的建议下,夏伯渝再次截肢;1996年,因腿部磨损难以愈合,他罹患淋巴癌;2016年,他被诊断出腿部血栓。

对于经过雪山锤炼的夏伯渝来说,这些都不能轻易击垮他的决心,他依然日复一日坚持训练,朝着自己心中的顶峰进发。

带着对珠峰的无限向往,2018年5月14日,四度折戟的夏伯渝第五次向珠峰发起挑战。终于,在10点41分成功登上了8848米的峰顶。

这是一次人类创造奇迹的挑战,更是一场人类与珠峰持之以恒的对话。

2019年,夏伯渝获得了劳伦斯年度最佳体育时刻奖。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到:“在我69岁第五次攀登珠峰的时候,它终于接纳了我。”

对于普通人而言,登山是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获取治愈的力量,但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座珠峰,每个人的生命也都是一场永无止尽的攀登。

在这条不平坦的道路上,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收获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成就感。

就像夏伯渝说的那样:“只要在你的领域努力奋斗,一定会登上你心目中的高峰。”

从摸索前进到创造奇迹,夏伯渝数十年如一日,用不懈热爱开辟出一条充满敬畏的登山之路,为后来的登山者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和珠峰的数次交手中,他真切地感受到,人不可能战胜大自然,而是要走进大自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份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之道,自古以来就一直深深地融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先祖们朴实的“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早就向我们传递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正如毛铺草本年份酒始终坚持与自然、与时代和谐共生,取天地精华的同时亦取之有道。

毛铺草本年份酒生产所用的水源来自层林葱郁的幕阜山脉,这里被称为“酿酒的世外桃源”,孕育出的甘泉水清澈甘甜,同时富含33种天然矿物质。

在酿酒原料上,毛铺草本年份酒选用的是生长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凉山苦荞麦,同时汲取葛根、枸杞等食材的活性成分,将自然的馈赠浓缩于杯盏之间,芬芳绵长。

2月17日,由毛铺草本年份酒打造的高端文化访谈系列《毛铺和文化录·中国和力》第二季第6期,主持人杨澜对话中国登山家夏伯渝,聊聊他在攀登珠峰的历程中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期节目讲述夏伯渝几十年来数次挑战攀登珠峰的传奇经历,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奥秘,在追逐体育梦想和发扬攀登精神之间达成了健康之和。

如同毛铺草本年份酒的“草本浆,真年份”,在时间的积淀中不断贴近自然,采用数字化提取技术取五种草本精华,为当代健康饮酒提供了不一样的选择。

和天地之精华,和时代之工艺,毛铺草本年份酒致力于探寻当代酿酒更多“和而不同”的可能性,让世界品尝到毛铺的匠心。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槽值

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