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9.4分神作,反转了

2022-01-21 13:00:16
0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

对于年轻人来说,“年味”到底是什么?

是记忆里妈妈亲手包的水饺,是童年时漫天绽放的烟花,是令人捧腹大笑的经典小品,还是电视上循环播放的《西游记》。

时光如水,昼夜奔息,关于孙悟空的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小时候,孙悟空是孩子们心中的超级英雄,长大后,孙悟空是每个人的信仰图腾。

他能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他曾桀骜不驯,也曾历经磨难。

每一个阶段的孙悟空,都折射着平凡生活中的你我。

初入世事时,他会反抗天庭权威;人间历劫后,他真正修成正果;一路成长的孙悟空,不断演绎着关于“与命运和解”的宏大议题。

时至今日,从动画到游戏,从电影到衍生品,关于《西游记》的IP改编依然层出不穷。

我们不断重新演绎西游,亦是西游映照着我们。

猴王出世

许多人对“西游”的最早印象,都和一部动画有关——《大闹天宫》。

白底桃面,目闪金光,手持金箍,脚踏祥云……孙悟空的动画形象,自此深入人心。


这部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动画片,历经半世纪的岁月风尘,至今仍然被无数影迷奉为经典神作。

在豆瓣上,有超36万人为《大闹天宫》,打出了9.4分的超高评分,大多是为了赞叹动画背后反抗命运的斗争精神。

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开始创作《大闹天宫》。

在那个物质条件尚不发达的年代,上美影为此项目投入高达百万元,没有电脑CG技术,就人工绘制了近7万幅画作,最终历时四年才得以完成。

对于时势与命运的挑战反抗,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创作过程,更根植于整部动画的文本意涵之中。

《大闹天宫》取自原著《西游记》的前七个章节,叙述了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宫的故事。

对于这段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导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改编。

在孙悟空的身上,集结了猴、神、人三种身份特性的统一,他既有猴的机灵活泼,也有神的通天法力,更有人的高贵品格。

特别是人物脸谱的设计中,孙悟空的尖形脸中央,勾画出一个红色的“心形”图案。

红色象征革命大义,心形暗示已通人性,这样个性勇烈、果敢无畏的孙悟空,自然唤起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

在《大闹天宫》的结尾,孙悟空没有被压在五指山下,而是大获全胜回到花果山,跟猴子猴孙们过起了逍遥自在的生活。


这种大胆改编,不仅与全片集中体现的“反抗”精神相统一,更符合广大观众追求自由与美好的内心期望。

对于许多人来说,《大闹天宫》就像一颗深埋在记忆里的种子。

在时间的培育之下,这颗种子慢慢生长、发芽、开花,最终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梦。

在这个梦里,每个人都是那个神通广大、勇敢无畏、自由自在的孙悟空。

它不仅教会了我们勇敢和乐观,也带给了我们勇气和希望。

后来的大圣

梦,终会醒。

《大闹天宫》之外,孙悟空的故事,还在继续。

纵有千般本领,万种变化,齐天大圣终究翻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

对于孙悟空来说,现实是重山层峦叠嶂,即使推翻了一座大山,也会有另一座更高的大山出现。

五百年的风吹雨打,彻底洗去了身上的骄狂之气,他不再是花果山里的齐天大圣,而是唐三藏麾下的孙悟空,被迫戴上了紧箍。

在艰苦磨炼中,孙悟空学会收敛自己的天然劣性,懂得了替天行道的人间大义。

紧箍咒,变成了一个极具广泛意义的隐喻。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翻不过去的五指山,也会有摘不下的紧箍咒。


当那些看电视的孩子也逐渐长大,童年的幻象被现实一一戳破,生活显露出自己“不解风情”的一面。

现实生活上,没有人会飞天遁地,也没有人会七十二变。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中,许多西游改编作品都为这种崎岖的成长路径,赋予了极为悲情的解读色彩。

有用无奈的爱情悲剧,为孙悟空做英雄式的挽歌;也有将反抗的主题贯穿始终,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命运的种种安排。

许多人开始追捧脱胎于正统的西游作品,在孙悟空的人生困境和失意中,寻求自我劝解与安慰。


历史的轨迹证明,这只是一段思潮的短暂涌现。

同样是西游题材,近十年来,许多新作品又试图重建被解构的社会道德、人生理想和价值信仰。

比如,有电影中出现了“儿歌驱魔”,通过对童年纯真时光的唤醒,可以使妖改恶从善,寓意着对性本善论的充分肯定。

当人们跨过道德虚无的境地,最终还是热烈拥抱了理想价值的回归。

还有一部曾经大热的动画电影,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孙悟空。

他被封印束缚,法力尽失,性格狂躁,早已经厌倦了追名逐利,只渴望回到花果山过上平凡的日子。

但在冒险之旅中,孙悟空逐渐摆脱了封印的束缚,唤醒了金箍棒和自身法力,最终以“齐天大圣”的英雄姿态重新回归。

事实上,这就是对《大闹天宫》中“反抗”主题的又一次重新演绎。

与命运和解

何为经典?

穿越时空,反映现实,烛照人心。

明朝中后期,国力民生凋敝,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正是在这样的动荡时代背景之下,吴承恩写下了借古讽今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母题:人们反抗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这让《西游记》在近5个世纪之后,依然充满魅力,被现代创作者不断地改编、演绎。

但反抗需要勇气,追求美好生活更需付出无数的艰辛。

孙悟空想要摆脱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唯有经历现世的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最终修得正果。

在一路护送唐三藏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既斩妖除魔,也普渡苍生,学会与命运和解,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体成长。

反抗,不在于对旧秩序的“破坏”,更在于对新世界的“重建”。

这其实是《西游记》中所蕴含的最深刻哲思。

与五指山和解、与紧箍咒和解、与痛苦的过去和解、与现实的困难和解……这不仅是孙悟空面临的人生抉择,亦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终极命题。

“以和为贵”,不仅是西游的智慧,更是时代的主题。

冬奥临近,一场“以和会友”的大戏《冰雪闹天宫》,正式开锣上演。

毛铺联合《大闹天宫》的冰雪运动主题TVC创意玩转新奇,彻底脑洞大开。

在天宫举办的冰雪蟠桃盛会上,孙悟空将挑战各路天庭神仙,上演了一场场妙趣横生、精彩激烈的冰雪运动。

“大闹天宫”再出新项目,孙悟空将与哪吒比短道速滑、和巨灵神比跳台滑雪、与二郎神打冰球,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冰雪闹天宫 (来源:网易槽值)

冰雪蟠桃盛会,众仙举杯欢聚,共同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团结“和”睦。

一个“和”字,不仅是“和而不同、匠心毛铺”的品质追求,更是“文化精神、人生智慧”的精髓传承。

历经近500年的风雨世事,西游文化犹如一坛无比香醇的老酒,因包罗万象而溢彩出众。

孙悟空的百次磨难、千般变化、万种解读,最终都离不开一个“和”字。

因与诸天神佛修“和”,师徒四人才能战胜一路妖魔鬼怪,最终达到天竺取真经、救苍生。

正如毛铺酒一样,融合苦荞、葛根等五味草本精华,历经时间淬炼,酿造真实年份原酒,浸入点滴匠心,最终收获健康好酒。

一口酒,既蕴含了“和而不同”的智慧,更承载着文化传统的厚重。

畅读西游,方知历史与当下共振,细酌品味,才晓匠心与文气相通。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槽值

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