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天津人为什么这么好笑啊!

2021-11-12 15:18:16
0

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公众号: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2021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要早一些。

在北京又凭借“一秒变北平”的古风美景冲上热搜时,隔壁的天津则实力演绎了什么叫:

雪地大舞台,有哏儿更精彩。

堆雪人、打雪仗这种基本操作,天津人都能玩出别样的风采。


更别说刻进天津人DNA里的种族天赋:天津快板。

“天津下了雪,你说那是马应龙。圣诞节的老外,他也看赵丽蓉。

叮叮当,叮了当啷,这是我的天津快板儿你别太紧张。”

不愧是你,天津人/抖音@天津人

难怪朋友圈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要想生活积极,好友必须津籍。

再平淡琐碎不过的鸡毛蒜皮,只要是从天津人嘴里说出来,都能让人一秒笑场。

不信?

就算是大冬天露脚踝这种小事儿,天津人都能当场进行文学创作,感叹、反问、夸张三连:

“要!姐姐!介穿的嘛?!脚脖子是领养的萨?”

01

天津话

比相声还好玩儿

2005年,林永健穿着一身耀眼芭比粉,顶着泡面头,嚷嚷着“干嘛呢,干嘛呢,干嘛呢”,冲上春晚舞台。

天津“结界(姐姐)”泼辣嘴刁的形象,就此一炮而红。

天津话魔性的口音,更是深深印在了观众脑海里:

“我正扫灰呢,好嘛,一个大锤抡过来了!要不是躲得及时,我这张脸啊,可就破——了相了!”

靓女出没注意/《装修》

在方言的加持下,天津成了“温柔不起来”的城市。

比如,“好嘛”,原本包含着让步、妥协、撒娇、宠溺等多种柔软情绪。

但是来到了天津,它读作“豪~马”。

三分娇羞七分嗔怪的“你说嘛”“什么嘛”,变成了“泥索骂”“骂玩意儿”。

撒娇软糯不存在,就算是谈恋爱,也丢不掉这独一份儿的嘴碎、贫气和直爽。


“你知道我有多喜欢你吗?”“哟,您给说说?”

“余生请多指教。”“得嘞,您就瞧好儿吧!”

没听过《报菜名》,都读不出此中玄机

独特的发音,再加上天生有接下茬的“本能”,有人把和天津人搞对象称为“相声式恋爱”,不是没有道理的——就连吵架,都像极了说相声:

“干嘛呀您介四?又生嘛气呀姑奶奶!”

天津话,可以介入任何场合,能给世间万物加上搞笑滤镜。

清冷严肃的霸道总裁,只要说上天津话,瞬间接地气了不少。


外国童话《白雪公主》,天津话也完全手拿把掐:

“魔镜魔镜我问你,我是不是咱们屯子这块儿,最萨利的姐姐呀?”

魔镜:真新鲜/B站@植物椿

天津话这种不会冷场,只有笑场的魅力,吸引不少方言爱好者们趋之若鹜,跃跃欲试。

但不少人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比如,想要优雅地说天津话。


天津人只会告诉你:结界,介个没戏,想嘛呢你?

被天津话吸引的初学者,还专门总结了天津话的“规律”:一声读三声或四声,三声读二声,二声读一声,四声不变。

但是,如果你足够虔诚且细心,会发现学习天津话最地道的场景,其实藏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里。

因为大部分时候,用天津话说什么、怎么说,全看天津人民的心情。

燕小六和扮演他的演员肖剑,都是天津人/《武林外传》

它就像承载着烟火气的精妙魔术,在当地人手中,变幻出千百种样子。

但不变的,是那份诙谐、俏皮和幽默。

02

图片“倍儿哏儿”

有人说,天津人的幽默细胞,是娘胎里带出来、刻在DNA里的。

这话对,也不对。

毕竟任何一种文化的理解和掌握,都离不开后天学习。就算是天津人,也不是天生就会背《报菜名》。

但你绝对可以相信,天津有关幽默的熏陶。

在外,车里有24小时联播的天津相声广播陪伴;在家,每天下午五点半,天津文艺频道就开始播放《每日笑吧》。

天津卫视的节目单,从头到尾都透着喜庆:

天天现世报是什么节目?

在这种欢乐氛围里浸染长大的天津人,深谙语言之艺术,幽默之门道,“曲艺之乡”的实力,毋庸置疑。

对于他们来说,哪里都是展示幽默生活态度的舞台。

2018年,CBA常规赛,天津男篮主场迎战辽宁男篮,中场休息时间,观众正在等着劲歌热舞的啦啦队登场。

说时迟那时快,场上走上来几队彪形大汉……

来了段天津快板。


只能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他省市电视台的收视冠军,可能是恋爱相亲、家长里短。而天津卫视的长青节目,是《蟋蟀争霸赛》。

别小看这两只虫儿、方寸之间的成败,天津人民一直乐此不疲:“倍儿哏儿!”

嘛时候是津门第一啊?

绣球夹、摔夹、剪子门……一招一式都有名字,打架之前还得来段定场诗:

“七对蟋蟀,七个高潮,国泰民安斗蟋蟀。”


明代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对待蟋蟀打架都这么严谨、热忱的天津人,至情至性,可见一斑。

不过,别以为天津的幽默,只是小打小闹。

别的城市,建桥就是建桥,不过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

而天津人眼中的桥,是十米跳台。

为了在线上打造一场视觉盛宴给足了视角

路过狮子林桥,在那里穿着泳衣飞翔的天津大爷大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向你展示这座城市的文武兼备。

跳完了,围观群众会给你叫好,跳之前,还有助阵的冲锋号

在天津人眼里,一切生活情景,都可以凭借搞笑天赋,变成他们的快乐源泉。

天津的相声演员,估计都得特别努力,否则业务水平会落后于普通市民。

要不然,天津的茶馆里,怎么写着“严禁观众登台”?


人均幽默水平过高,也会带来“麻烦”,所以,天津有全国独一份儿的交通标识:

“驾车说笑,危及安全”。

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每个初来乍到的朋友,快乐,或许才是天津真正的土特产。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而笑过,就算来过了天津。

03

嘛钱不钱的,

乐呵乐呵得了

搞笑归搞笑,天津人的幽默,绝不止耍贫嘴这么简单。

它根植于这座城市从容、闲适的气质,传递的是天津人乐观豁达的精气神。

说到底,离不开这座城市特殊的历史。

由于开埠较早,天津在清末,就成了格外热闹的港口贸易城市。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商络绎不绝,不光形成了独特的江湖气,还造就了天津的市井气。

“吃尽穿绝天津卫”七个字,正代表着过去一百多年里,那个新潮、奢靡、风光无限的老天津。

曾经各界名流云集,高朋满座的中国大戏院,如今这座文物级的建筑仍在使用

在天津卫,再不显山露水的物件儿,都可能有吓你一跳的来头。

比如,天津国民饮料山海关汽水,是什么来头?

20年代,末代皇帝溥仪婚宴限定;50年代,国宴专用饮料。


岁月荏苒,曾经的纸醉金迷、雍容华贵,早已悄悄融进这座城市的底色,成就了天津人“吃过见过”的底气。

木心有首诗,用来形容天津再合适不过:

“我兄弟,你好在有一股豪气、一派静气。”

这座城市用极大的包容性,把复杂历史变成了如今的简单生活。

这份闲适和安稳,只有最终选择留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才能切身体会。

比如,按时下班回家吃饭,已经写在了天津人的基因里,是谁都无法撼动的铁律。


比如,不少天津人都信奉“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毕竟,还钱的日子有的是,不怕还不上。

但新鲜的皮皮虾是不等人的,再不吃可就过季了。

天津北塘的海鲜早市/B站@我是空菜

只能说,无论是什么性格在天津这样的氛围里,都会被滋润成享受生活的“反内卷主义”。

这也就不难理解《杨光的快乐生活》,为什么会成为天津本土最受欢迎的电视剧。

这部剧讲的,就是逍遥自在,“不思进取”的普通人生活。

不断经历失业、失恋,却口嗨不断的咸鱼主角杨光;蹬着三轮卖水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废柴兄弟条子;穿着跨栏背心,在胡同指点江山的邻居曹大哥……

每一个角色都写实得不留余地,像极了我们每一个在生活里挣扎沉浮的平凡人。


只是,不论贫富的自嘲精神、不管顺境逆境都“不是事儿”的平常心,却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

如果你也渴望拥有这种乐观主义精神,那不妨在遇到困扰的时刻,在脑海里,用天津话大喊一声:

“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想要在第一时间收到槽值文章的推送,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搜索“槽值”或者“caozhi163”就可以啦。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槽值

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