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自2010年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引入试点“儿童主任”至今,儿童主任已经在基层诞生十年。2019年,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儿童主任的具体职责。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初步配备了乡镇和街道一级的儿童督导员4.8万名,在村(居)一级配备儿童主任66.3万名,实现村(居)一级基本覆盖。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基本建成,成为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主力军。通过建档立卡、入户走访、个案工作等具体服务,儿童主任一方面陪伴孩子们学习娱乐亦师亦友,另一方面将儿童福利政策传递到孩子家中,成为连接政府和儿童家庭、政策和实施、服务和需要的关键角色,压实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推荐语:
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是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的核心措施,自2010年在基层试点运行,后逐渐推广到全国。儿童主任是建设“县—乡—村”的基层三级儿童服务和保护体系的核心,在基层儿童权益保护、困境儿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在一年间增设了4万多名儿童主任,可见国家对儿童权益和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2019年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为儿童主任的设立提供了制度支持,儿童主任将向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发展。但如何将儿童主任制度有效落实,还需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推进,通过高质量培训提升儿童主任专业素养并提高儿童主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