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动驾驶的时间表一直是汽车行业最受关注的核心议题。自动驾驶的浪潮让“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成为业界共识。尤其就目前来说,自动驾驶也步入了下半场竞争,将会从高速场景逐步走向城市场景,并且将会各个场景将会“贯通”,形成流畅的体验,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只能在高速或者停车场使用。
自动驾驶的下半场竞争中,以集度为代表的智能新造车们,更承担着行业技术突破的期望,尤为令人瞩目。
在集度于广州车展期间举办的一场智能驾驶主题沙龙中,集度智驾负责人王伟宝不仅现场展示了集度“点到点”智驾能力的最新演示,更宣布广州将成为集度第三座开展场景泛化测试的城市,深度展示集度“快速迭代”的研发节奏。
尤其是在广州的测试中,集度凭借一辆最新从产线上下来的工程车,没有提前“扫街”仅用3天,只发挥了70%的视觉能力,就攻克了广州的城市复杂场景。
刚到广州3天 仅发挥70%能力就搞定复杂城市场景
一般来讲,车企在发布自动驾驶测试视频时,总是会现在某个城市的特定路线反复的“扫街”,把各种可能遇到的工况乃至极端coner case尽可能地“跑”出来。当自动驾驶已经可以完美应对测试路线的时候,再对外界发布结果。
不过,据了解,集度的不同之处就是,测试车从上海运往广州才3天就邀请媒体体验评测。而且,这台测试不是常态化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骡车,而是刚刚从生产线上下来的工程车。这次体验的版本是不加入激光雷达的,也是基于视觉为主的方案,当然王伟宝也提到目前因为只在工程阶段,视觉方案也只能发挥出70%左右的能力。
在广州进行的泛化测试,是集度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座城市。并且,集度在不进行提前多轮试跑的前提下,仅用3天时间就能够应对广州城区的复杂场景考验,已经拥有了广州城市车道内避让、大车流并线变道、通过环岛等功能。
结合此前在北京、上海所进行的泛化测试和城市域及高速域智能驾驶融通测试,通过一系列的实际道路行驶表现,集度高效的高阶智驾能力有目共睹。
众所周知,要想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生态赋能、研发体系、泛化能力、硬件架构、三域融通;这五项能力缺一不可。而且集度正是兼具这五项能力的“智驾五边形战士”。
Apollo的L4级自动驾驶赋能 集度智驾的“双脉冲加速”
集度凭什么靠一辆刚从产线上下来的工程车,只用3天就搞定城市复杂路况?
就像在航空领域,为了解决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研发的“双脉冲发动机”一样。集度在自动驾驶领域所表现出的先人一步的研发速度也得益于百度Apollo的L4级自动驾驶的助推。Apollo已经有了近10年的技术积累,相当于集度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快人一步的起始速度。
在至关重要的自动驾驶数据积累方面,对于从L2到L3再到L4的渐进式路线的车企来说,都要从“0”开始积累,需要花巨大的成本、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迭代。况且,就现在所有车企来讲,都很少很少有像Apollo一样有L4级的技术研发和落地经验。
在这一领域,百度Apollo通过在30多个座城市展开的RoboTaxi业务,累计超过4000万公里的运营里程。这就相当于为集度提供的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自动驾驶数据库,所积累的天量数据成为集度智驾技术迭代升级的最强“数据底座”。
之所以可以称之为“高维赋能”,也是因为百度Apollo自带体系的“能力”,除去在AI领域的优势之外,百度在高精地图、智驾技术领域对集度的赋能同样至关重要。
创新的研发体系,打破传统思维实现高效开发
集度高阶智能驾驶为什么能如此高效?这其实离开集度开创的全新研发流程,以及集度泛化的特殊能力。
集度开创的SIMUCar软件集成模拟样车带来的软硬件充分解藕,相比于传统整车开发先硬件、底盘后软件的“单线程”模式而言,集度相当于是“多线程”并进。SIMUCar为集度智驾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模拟传统汽车的三电和底盘系统,在接近真实的整车环境下,对基础车型电子电气架构进行调整,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功能开发前置。
这种“多线程”的开发模式,大幅提高了研发效率,让所有软件功能在产品发布前就已完成开发并进行充分验证,这也是集度智驾能力“开箱即用”的保障。
此外,快速的泛化能力是集度之所以高效的另一原因,是集度更高效的作战能力。
王伟宝在广州车展上就有所透露,集度在广州开展泛化并不是从0开始的“重复造轮子”。而是会基于之前城市的测试结果,在新的城市里不断地去做优化和改进,逐步提升适配性。就是会借助在北京、上海的测试结果不断优化在广州的泛化。
换而言之,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集度不仅泛化测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并且智驾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三域融通”高阶智能驾驶 集度打造超越一代的智驾能力
在汽车智能化时代,优秀的硬件架构是智驾能力领先与否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集度拥有强大的算力和感知系统。从纸面数据来看,集度搭载的双英伟达Orin X智驾芯片算力高达508TOPS,稳居行业第一阵营。智舱所采用的最新一代高通8295芯片,算力是目前主流旗舰8155的8倍。
基于优秀的硬件配置,集度解锁了智驾、智舱更多“技能”,实现了其他车辆实现不了的能力,比如如SOA化舱驾融合、“三域融通”的高阶智能驾驶、识别速度快至500ms/端到端响应不超过700ms的全离线的语音、3D智能驾驶地图等等。
就拿高阶智能驾驶来说,集度高阶智能家驾驶可以覆盖高速、城市、泊车“三域融通”,体现出高阶智能驾驶“先发先至”的硬核实力。
根据集度所释放的信息,集度的高阶智能驾驶在日常出行所涉及的高速、城市、泊车场景都能够自如应对,相较于其他厂商普遍仅具备高速,或者泊车,或者城市等单独场景能力,集度在高阶智能驾驶方面已经领跑一个身位。
今年10月,集度发布了高阶智能驾驶其中一项核心功能——点到点领航辅助PPA(Point to Point Autopilot),具备覆盖高速、城市、泊车“三域融通”的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在集度ROBO-01交付时,PPA的可用场景覆盖度将达到国内领先。
在自动驾驶下半场竞争中,集度凭借“三域融通”高阶智能驾驶将成为市场中的领头羊,给用户贯通全域的出行体验。
另外,集度的感知系统采用了视觉为主的方案,虽然用了高精地图,但其实是“重感知、轻地图”。虽然是视觉为主,但相比于在抛弃毫米波雷达后又想丢掉超声波雷达,仅保留摄像头的特斯拉而言,集度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共计31颗传感器的组合,可谓是高标准全副武装,这无疑大大提升了冗余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集度布置了“视觉+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双系统。两套自动驾驶方案互为备份、相互补充,既能高效自驱,也能高效协同。在极限条件下,如一套系统发生误判,另一套系统仍能精准识别,帮助集度智驾计算平台做出正确决策,确保用户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率。
整体来看,集度高阶智能驾驶可以保持领先是有着足够底气的,不可否认未来可用场景覆盖也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集度能做到更多覆盖、更高效节奏,不仅是有Apollo的L4级自动驾驶赋能,更有集度自身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创新。随着集度ROBO-01上市交付时间的临近,相信越来越多“开箱即用”的领先能力也将浮出水面。
热门车型推荐
雅阁 (合资)
- 厂商指导价(万):16.98~25.98万
- 级别: 中型车
- 上市时间:2008年
- 在产车型:9款
- 排量(L):1.5~2.0 CVT
- 油耗(L):4.2~6.5(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