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看,那个车标和你衣服上的一模一样。”
7月10日晚,北京现代的一位车间高工赵师傅在家中与夫人孩子一起收看着北京现代“有没有那么一首歌”时光金曲演唱会。周华健、老狼、张靓颖、毛不易、逃跑计划,一首首金曲,一段段回忆,在北京现代工作20年的过往浓缩成一部金曲集让赵师傅潸然泪下。
二十年如一日,这场演唱会唤醒了北京现代每一名员工在心底珍藏的过往,也让中国汽车再次重温了过去20年来,北京现代这个合资汽车企业“导师”的峥嵘岁月。
不可否认,这或许是近期北京现代曝光度最高的一天之一,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北京现代,外界有疑问,有不解,当演唱会结束,人们的情绪被调动到高潮,其实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去审视北京现代的成长以及未来。
的确,这场演唱会不出意外地在舆论场炸响,有人说,演唱会很成功,北京现代这波营销是走心的,也是成功的;还有人说,北京现代在唤醒外界对自己的关注,后续接二连三地做出大动作;当然,也有人说,一场演唱会虽让看客过瘾,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北京现代急需的是真正的动作,真正的变化。
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逻辑,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在寰球汽车看来,对北京现代的审视需要站在一个独特的维度:它对行业的启蒙,或者说,中国汽车合资时代发展的“导师作用”。
其实北京现代的上攻战役,早就悄然打响。
早在演唱会的一周前,北京现代旗下索纳塔、伊兰特、途胜 L N Line 和途胜L混动的20周年纪念版四款典藏之作正式上市。 索纳塔、伊兰特和途胜这三款经典车型串联起了北京现代的发展;回头去看北京现代的20周年,从往日的“销量至上”进阶为“品质为王”;成长迅速,“索八渡江”攻坚;稳定观察,积极洞察市场变化;变革调整,本土化积蓄能量向上;谋定新能源发展,在困境中明确方向……北京现代的20年,每一个阶段都蕴含着属于那段时代的奋进品质,这是北京现代重回主战场的底气与资本,也是北京现代在向上之路中为中国汽车发展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启示。
但是正是因为北京现代身上的“实干家”特点过于显著,导致在当今这个充斥着天马行空的时代,北京现代的埋头苦干往往收获不了“风头与流量”。如果2022年上半年的卷轴铺开,北京现代的布局已然形成了清晰的脉络。
| 一次“意图明显”的人事换防
6月,北京现代迎来了新一轮的人事变动:常务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两大核心职位分别换防。虽然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外界极大的关注,但是如果你了解两位“新人”的履历与年龄,你就能够明白北京现代这步棋的意图有多么明显与聚焦。
其中,出生于1976年的吴周涛出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他是伴随着北京现代成长的绝对老将。2002年,吴周涛加入北京现代,历任北区事业部部长、销售管理部部长、销售管理部部长,并在2013年7月升任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2018年,吴周涛调任北汽股份,主导北汽自主营销工作。如果说谁最了解北京现代,吴周涛绝对是其中之一。
而戚晓晖的到来,意味着是北京现代迎来有史以来第一位负责销售的女性力量。戚晓晖在北京现代历任销售本部数字营销部部长、客户服务室室长等职务,多年来在客户关系、网络互动、品牌和车型的网络数字营销及传播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业务水准,对于企业内部的情况也非常熟悉。选择戚晓晖掌管销售业务,无疑是聚焦且精准的。
自此,“75后”和“80后”的青壮派力量成为北京现代下个阶段发展的舵手。这次排兵布阵显然指向的核心方向就是“年轻化”。
| 一次强化内功的联合增资
3月,北京现代获北汽投及现代汽车两家股东联合增资,双方各增资约4.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共计约9.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增资后,北汽投与现代汽车两家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仍旧各占50%
“碳中和”“碳达峰”的大方向之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然成为企业必争核心战略要地,北京现代自然不例外。而对于此次60亿元巨额增资,北京现代能够更为有效应对后续面对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所需的进一步投资需要,还能持续优化北京现代资金运转的健康性。
与此同时,通过本次增资北京现代可全面提升运营资金水平,并将协同股东进一步加大战略资源投入,从而改善自身企业经营状况。此外,本次增资还将为北京现代的新产品导入、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扩大出口等业务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对于北京现代而言,60亿元增资是品牌在电动化发展过程中的充足弹药,也为两位年轻干将的到来提供了足够宽广的施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北京现代获得股东双方的增资是能够提振企业与外界信心的。
|一套坚实的产品计划
据悉,在产品端,北京现代将逐步实现48V轻混和全混在C级车型和SUV车型上的全面适用,并且将着力形成四款轿车、四款SUV和两款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的产品线,以实现全系20%产品为纯电车型的布局计划,完成燃油向新能源的平稳过渡。其次,北京现代还将加速i-GMP平台、E-GMP平台以及CVVD技术平台等全球技术的应用落地与升级,以及IONIQ系列等全球车型的引入,以强化电动车产品线。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现代还将依靠现代汽车的全球领先氢能源技术,助力中国氢能源基础设施和市场的完善,此前,韩国媒体The Guru报道,现代汽车寻求在今年内在中国销售其Nexo氢燃料电池车。目前,年产6500套燃料电池系统的广州工厂已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完工。
而更为关键的是,北京现代将形成10万台出口规模,出口车型包括伊兰特、途胜、ix35、库斯途等明星车型,其中库斯途还将面向台湾市场销售。北京现代还将加速推进全球车型+中国专属车型+EV车型的出口阵容,全面对接全球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在接受寰球汽车采访时表示,北京现代在本土化方面是十分有优势的。他认为:“首先,中国的消费者比较关注汽车的感官品质,外观要好看,内饰要精致,并且他们对智能汽车的接受程度很高。市场中已经出现一些为了增配而增配的现象,这些动作事实上很难满足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以前竞争不激烈的时候,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并不高,现在很多品牌都在瞄准一个价位区间发力,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提高了不少,每一项增配都会增加成本,随之售价也会提升,但实际效用很低,浪费了很多资源。而北京现代的本土化布局是会力量用在刀刃上,质量、品质这些在全球汽车竞争中都更为关键的指标才是北京现代的优势。”
如徐长明所言,正是因为对本土化的深刻理解,对产品品质的坚持不懈,北京现代才有能力与基础去向宝岛台湾,向海外市场推出自己的产品。未来此举的落地也将成为中国合资汽车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 新合资时代,北京现代抢占身位
人力、财力的强化,产品的跃升,其实北京现代从来都没有脱离主阵营,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下这个新的合资汽车时代,北京现代的布局更是踩在了节奏点上。
为什么这么说?
从浅层次看,合资车企的变革是一场马拉松,它需要定力。一方面需要不断投入心血,另一方面要持续创新。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合资车企的大象转身不能急功近利。它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一些企业的革新之路走不稳、走失败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北京现代的稳扎稳打与低调,保证了动作不变形,因此在寻求质变时,北京现代的底气一定是充足的。
从深层次来看,北京现代的布局,在抢两个赛道:存量与增量。
北京现代深耕市场多年,自然明白市场不会因为你是传统车企,就只能去竞争存量市场,也不会因为你是新势力,就不去抢夺存量市场的“份额”。有人说去年总体市场的增长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那一定是把市场看小了。北京现代的新能源规划,氢燃料规划,出口规划,都有着十足的“增量味道”。更为重要的是,从数据上看,现代汽车集团2022年前5个月在全球范围内共销售超过39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加42.6%,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大关,为300.6414万辆。其中,混合动力车销量最高,共售出187.527万辆,占比62.4%;其次是电动车(78.8936万辆,26.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31.4857万辆,10.5%)及氢燃料电池车(2.7351万辆,0.9%)。其中新能源车型——IONIQ(艾尼氪)5在全球范围内拿奖拿到“手软”,IONIQ(艾尼氪)6也正式曝光,未来这两款产品也将全面引入国内,强化北京现代在“增量”市场的本土化实力。无论产品亮点、技术特点,北京现代的基盘与所谓新势力企业没什么两样,甚至布局方向更为明确。它说明了,我们一定要动态去看未来汽车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绝不是现在有的人已经划定的竞争阵容。中国的汽车市场空间很大,增量是创造出来的。
因此,如果把北京现代过去的20周年发展比作“唱响金曲的歌手”,那么未来的北京现代,它更像“谱写金曲的制作人”,为中国合资汽车的发展继续提供范本。
热门车型推荐
宋PLUS DM-i (国产)
- 厂商指导价(万):15.48~21.88万
- 级别: SUV
- 上市时间:2021年3月25日
- 在产车型:7款
- 排量(L):1.5
- 油耗(L):0.9~1.5(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