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2月1日报道 11月30日,定位于自动驾驶Tier1供应商的知行科技推出L3级自动驾驶量产方案,涵盖Pilot3.0三级自动驾驶系统、DCU3.0三级自动驾驶中央域控制器及IFC1.0智能前视摄像头。
摄像头可以说是车辆感知环境的眼睛,此次发布的IFC1.0智能前视摄像头,配置Mobileye EyeQ4芯片,按照ASIL-B等级进行设计,支持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具有自动紧急刹车,自适应巡航ACC和车道保持等功能,甚至可以实现交通拥堵辅助等L2级自动驾驶功能。需要说明的是,iMo IFC1.0支持目标级输出也可用于L3级自动驾驶。
作为自动驾驶车辆大脑的第三代iMo DCU3.0中央域控制器,采用车规级全嵌入式支持多达7路摄像头输入,6路毫米波雷达输入,3路激光雷达输入,并可进行多传感器融合。
知行科技最新的这代中央域控制器,同时集成驾驶员监测功能,支持空中刷新软件OTA功能,可以按照车企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网易汽车获悉两款产品都将在明年底搭载到量产车辆上使用。
此外,知行科技协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了iMo Pilot3.0三级自动驾驶系统,预计于2020年底投入量产。通过iMo Pilot3.0三级自动驾驶系统,可以解决车辆自主变道、超车、自动紧急避障,系统失效应等安全性问题,并可实现交通拥堵及在高速公路上两个应用场景的自动驾驶。
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之前过于低调,以至于业界对他们了解并不多,不过从今天其发布的产品和过往经历来看知行科技颇具黑马潜质。当前,知行科技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决策规划、车辆动态控制等自动驾驶核心领域拥有了核心算法,L3级自动驾驶量产方案的发布使其并成为业内少有的具有可以提供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
L1-L5需渐进式发展
当前自动驾驶的系统开发分为两派,一派以谷歌为代表,跳过L3直接从L4级着手研发自动驾驶,而传统车企通常会选择L1-L5渐进式的研发步骤,当然两种方式并无优劣之分,都是各自所处行业和环境下的不同抉择而已。
目前知行科技已经完成了L2级自动驾驶量产级系统的研发和测试,并取得了上汽、众泰等主机厂的合同,车型订单超过每年10万台。与大部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从L4开始研发不同,知行汽车选择的发展路径是从L1开始研发,一步步向L5。
自动驾驶技术一般被分为5级,低到高一级一级像是爬楼梯,但每一级之间的距离却不尽相同。L2到L3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即从以人为主的辅助驾驶,过渡到以车为主的自动驾驶。
知行科技创始人兼CEO宋阳表示,无论哪一种发展路径,都得掌握包括整体可靠性方案、电控、线控、算法融合等基础能力,而从L1开始做的好处在于,通过团队的资源与能力能够在公司发展早期拿到L1和L2的订单,并进行L3级别的产品和系统的测试验证,实现快速造血,并且通过实测数据验证算法,迭代算法。
宋阳向网易汽车透露,针对自动驾驶知行科技发展的两个“关键点”,一是量产、一是安全。知行科技目前在做的是部分自动驾驶,比如说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等。出于成本的考虑,车厂对已经可以大规模应用的初级自动驾驶功能更为关注,抛开产品谈智能,都是不切合实际的。
新一轮融资正在洽谈
网易获悉,知行科技目前已在与多家主机厂进行接洽,自动驾驶中央控制器已经与一些大客户建立长期联系,数个发明专利正在等待审批。同时已获得国中创投、明势资本、车和家与元禾原点等近亿级的投资,下一轮融资也在商谈中。
自动驾驶绝非一家企业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主机厂、科技公司、供应商,甚至与政府通力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讲,速度是自动驾驶领域初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软硬件研发速度、迭代速度及量产速度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竞争格局和健康发展能力。
知行科技成立近两年,就拿下了包括吉利在内多家主机厂年逾10万台的量产订单,积累了从感知到决策到执行的综合技术研发实力。2017年8月,知行汽车获得了明势资本与车和家的天使轮融资。 2018年7月,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深圳国中创投领投,明势资本跟投。并在德国成立了子公司,建立属于自己的研发中心,与Mobileye与德国人工智能中心(DFKI)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如此看来在国内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中,知行科技已经显现出头部玩家的潜力。
热门车型推荐
宝马7系 (进口)
- 厂商指导价(万):82.8~261.2万
- 级别: 豪华车
- 上市时间:2009年
- 在产车型:14款
- 排量(L):2.0~6.6 AT
- 油耗(L):6.9~13.0(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