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月31日报道 此前外媒消息称,宝马旗下共享出行品牌DriveNow和戴姆勒旗下的car2go即将展开合作,双方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开合作的具体事项。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双方的合并传闻就已曝出,2018新年刚过揭开谜底的时间越来越近。
一年前两家公司就开始讨论将旗下的出行品牌进行整合,双方计划将DriveNow和car2go合并成立独立公司,使用共同的技术和平台。但由于两个出行品牌都有其他的合资股东,并且还需要通过反垄断规定的相关审核,所以合并的事目前还没到一锤定音的阶段。
至于这次合并的目,德国媒体称为是为了更好的与Uber和滴滴等出行巨头抗衡,这两家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出行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巨大的份额和影响力,而德国暂时还没有一家世界级的出行品牌。
熟悉汽车界的朋友并不陌生,DriveNow和Car2Go是宝马和戴姆勒旗下服务共享出行的品牌,DriveNow是宝马和汽车租赁公司Sixt在2011年合资建立,并已经进入全球很多城市。为了构建交通方式的完美结合,宝马还推出了多模式路线规划服务,以便利为前提为用户推荐最合适的出行方式建议,包括驾驶车辆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这项功能目前已经在BMW i3电动汽车上得到应用;另外,自动预定停车位和标准化支付系统也已经正逐步成为现实。
Car2Go创立于2008年,隶属于戴姆勒。它是最早的由传统汽车厂商所创立的分时租赁企业之一,它的商业模式很简单:用户缴纳费用成为“会员”,然后使用会员卡和手机app搜索附近Car2Go的车辆,找到车之后开走,使用完之后停在任何合法的停车位即可,无需归还至取车地点。收费按照每分钟计费,用户无需支付停车费和油费。它所提供的车型主要是微型车Smart Fortwo,停车极为方便。这一便捷的模式让Car2Go成为了该行业的领跑者。在2016年4月,Car2Go首先进入中国重庆,将其视作拓展亚洲市场的第一个城市,首批投放了约400辆车。
公开数据显示,Car2Go全球已有超过200万的活跃用户,运营车辆超过14000辆,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单程共享服务公司。而DriveNow则是在欧洲7个国家推广服务,运营车辆接近6000辆,拥有超过750000名的活跃用户。
现阶段共享汽车盈利能力羸弱
从对外披露的数据来看,两家品牌已经在全球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用户份额,实际上除去德国媒体认为的打造世界级出行品牌外,现阶段共享出行领域特别是涉及自有车辆运营企业薄弱的盈利能力,估计也是双方合并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Car2Go为例,目前其仅能在一些城市能够获利。去年,戴姆勒财政总裁Bodo Uebber表示,因需要投资更多增长领域,Car2Go业务的收益平衡时间将推迟。而此前消息称DriveNow在全球部分城市的盈利能力稍强一些,但其目前仍没具备超强的盈利能力。特别是针对中国这个市场前景巨大但竞争也同样惨烈的市场而言,目前还没一家分时租赁类的共享出行企业实现大规模盈利。
共享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关于其模式是否有消费需求、重资产和重运营的模式能否长久,一直是很多人质疑的核心点。
与共享单车每辆几百到几千的投入成本不同,汽车硬件的投入则完全是另一个量级。即便是目前主流的A0级小车,每台车的成本也在5-7万元左右,此外每辆车还会配上一万多元的运营级商业保险。
共享汽车另一项重大投入在于“网点”建设。对于燃油车的共享汽车网点问题或许还能相对轻松解决,但对于大多数以纯电动车为运营主体的企业而言,来自重度运营能力的考验并不轻松。
目前,大部分纯电动共享汽车需要停放在固定停车网点,并配置充电桩,并不能像共享单车一样随意停放。分钟计费、自助租车、异点还车、桩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对网点的建设密度和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即便是有些燃油车为主的共享平台,同样面临车位费、停车费等成本压力。共享租车模式的本质,依然是汽车租赁。既然是汽车租赁,运营平台就应该对车辆的运维自行负责,这其中就包括停车场。
在汽车共享产业发达的欧美,其之所以能够风靡全民,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政府对于停车资源的免费相让。
分时租赁除了停车费、油(电)费、保养费用等之外,还有一些隐性的成本。这块隐性成本,其根源是国内用户的信誉问题。在众多平台,违章、丢车、坏账是最头疼的三大问题。这些损失加起来,每年能有数百万的费用。而随着分时租赁网点的扩张,这块隐性成本还会更大。
共享汽车事故 权责划分不容易
共享汽车是新生事物,它们既让消费者得到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和便利实惠,同时也遇到了法律调整滞后、监管不适应等问题。责权界定困难,汽车使用中,难免出现单车事故、行车剐蹭。有不少新手司机拿共享汽车来练手,刮蹭得到处是伤。由于共享汽车随取随用随还的特性,在这场分时租赁的“接力”赛中,事故发生如何对肇事人进行追责,如何判定事故责任,都成为卡在共享汽车发展道路上的难题。
此外,违章罚单也成为一大痛点。尽管各家都在想办法采用措施确保用户为自己的违章买单,却依然会有漏网之鱼或者拒不支付的情况。
现行法律法规与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为了杜绝发生交通事故时共享车辆拥有人的连带责任,除了签署责权利明确的汽车共享协议外,汽车共享企业大都通过购买大额保险来替车主防范风险。
共享汽车看起来很美好,但仍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客观的说这套商业模式本身是成立的,共享汽车的明天将是一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当然前提是需要熬过寒冷的今天。
热门车型推荐
汉DM-i (国产)
- 厂商指导价(万):21.78~32.18万
- 级别: 中大型车
- 上市时间:2020年7月12日
- 在产车型:5款
- 排量(L):1.5
- 油耗(L):4.2~5.2(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