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气候不是托辞,召回也不是质量不好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7月31日报道 有些时候,作为一个车评人,面对行业里一些问题,其实是根本说不上话的。尤其是在情绪化的文章满天飞,一腔热血激起万千回响的时候。
很有一段日子了,我基本上不敢写一些敏感的问题。因为实在害怕引火烧身,无论是情感还是身体都承受不了。但是,职业良心往往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想来想去,还是写了与别人不同观点的文章,于是,每次都体验着百口莫辩的委屈。但是,既然不忘说实话,让看家得到有用信息的初心,再大的委屈,也忍得了。
这几天,在无秘中被人点名攻击,在某群里也被人指名道姓地挖苦,虽然觉得道不同不相与谋,但是,更觉得应该坚持初心,说自己认为正确的话。
新技术到底该不该采用?
比如说,今年315央视已经暴光(装配了该变速箱的路虎),比较新的技术,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肯定比成熟技术要差,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个开始,如果大家都不用新技术,那么这新技术永远不会成熟。当然,厂家也不是雷锋,他要用新技术,自然有他的诉求:在市场竞争中要处于不败之地,新技术的采用虽然有风险,但是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但是,不要以此为借口,当该技术的总成、配件出了问题时,一定要勇于承担错误,而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敷衍搪塞。也许厂家认为,这问题就算召回也解决不了,所以不如不召回。但是,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出了问题就得召回,不能彻底解决的话,至少也有个折中的方案,使得消费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结果是:支持新技术的采用,但是厂家要负起责来。
召回的产品就是质量不好的产品?
业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对召回的认识有很大的偏差:不少人一听到召回,就觉得这车型就是质量不好的产品,要不他们为什么要召回?
关于召回,其实是厂商在履行他们的法定义务,一般来说,一辆车至少有2万多个零件组成,这随便哪个零件出点问题,或者哪里配合上出了问题,厂商的法定义务都得召回。召回的原因众多,有零件本身的原因,也有零部件组成的总成的原因,甚至不同总成间发生干涉的原因,比如有一次某企业就因为线束与某零件发生干涉的召回,最著名的莫过于三菱帕杰诺的召回:刹车油管与后桥太接近,容易磨损破裂而导致刹车油漏光,丧失刹车性能的召回。
其实,最后一种原因的召回最多。汽车上2万多零件,都得设计得恰到好处,并且不与别的零部件发生干涉,这种难度非常非常大,虽然说这是厂商的基本功,但是,百密难免一疏,尤其是新车型或者换代车型上容易出现。客观上,要求厂商100%不出差错是不现实的。一旦有了问题,厂商收到反馈,属于批量问题的,就得召回。
在现在的中国市场,隐瞒问题死抗不召回的厂商比比皆是,肯召回的厂商,至少是诚实负责的厂商,对其产品负责的厂商,这样的厂商的产品往往是比较可靠的。那些不召回的产品,才是真正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才是有问题的厂商。
结果:肯召回的车型往往是好产品。
该不该相信厂商的解释?
一般来说,实施召回的公告中,一定有隐患说明以及解决方案。多数厂商的说明与解决方案都是值得相信的。切不可意气用事,觉得厂商都是奸商,没有一句实话的骗子。每次有消费者与厂商的矛盾发生,消费者都会拉横幅、闹车展,行动口号都是:无良厂商某某,滚出中国;黑心某某,我要维权。对于厂商的解释一概不听,总之厂商就该滚出中国,滚出地球。
维权没错,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维权不易,不少消费者都采用过激的手段维权,也实在是无奈之举,令人同情。
但是,正是因为维权不易,更要认真研究召回说明。当然有些技术问题不要说消费者说不清,就算汽车专业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术业有专攻,问题又是多种多样。大众DSG召回时,大众给出的原因是:亚洲炎热的气候、拥堵的交通尤其容易使得车型当机。有不少人当作笑话予以嘲笑,认为炎热的气候与拥堵的交通是托辞。还真不是托辞。我们用的电脑,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当机,手机在夏天也容易死机,说到底都跟热量的产生有关。老司机都知道,如果发动机过热,就得停车休息,因为高温会使得发动机活塞抱死,形成拉缸的大事故。现在的汽车集成了更多的技术与功能,散热更为重要。
当然,也不能说大众就没有错,还是有错的,当初引进DSG时,为什么没有对亚洲炎热的气候、拥堵的路况进行考虑、试验,重新调校?
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铃木雨燕很高的离合,在中国并不良好的路面上,造成新手的手忙脚乱而起步熄火的问题。不用说日本的路面要好得多,中国大多数大城市路面也不错,但是,拥堵的中国大城市。比如北京多高架桥的匝道的环路,开着手动档的雨燕就实在太痛苦了。而铃木是始终不予回应,死猪不怕开水烫,连托辞都没有。
但是,也不是所有厂商都的解释都是实话,有些牵扯到商业秘密,有些则就是因为问题暂时解决不了,找的借口。某豪车就干过这样的事,这里不再述说。
结果:要多研究问题,要有辨别真假的能力。尽管这个问题很痛苦,可是作为消费者,你要保障你的权益,只能多研究,多学习。
媒体应该做些什么?
前不久张毅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有些自媒体也沾染上了敲诈的歪风邪气,先写负面文章,再跟厂家谈条件,总不出利益二字。
其实,何止自媒体,公媒体实施新闻敲诈早已不是新闻。任何年代任何场合,这种现象都会发生,并不是现在才人心不古,其实古人是否就非常朴实也没有人知道。
作为媒体人,首先要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不要利用自己的文字强传播错误的信息。尤其是汽车媒体这样的产业、财经媒体,性质决定了,不能情绪化地传播。说自己认为正确的话的前提是,多读书多学习,多学习专业知识。否则,自己成为笑话不说,还会造成很坏的社会效应,你担不起这个责任,对不起你的职业。
结果:冷静客观是所有媒体人应该坚持的态度。
热门车型推荐
- 推荐
- 热点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您可能感兴趣的促销信息
- 降价榜
- 热车榜
-
1
全新凯美瑞
9.19万
-
2
汉兰达
9.92万
-
3
思域
3.48万
-
4
朗逸
3.85万
-
5
奥迪A6L
15.20万
-
6
本田CR-V
8.65万
-
7
普拉多
18.47万
-
8
本田XR-V
4.88万
-
9
冠道
6.60万
-
10
昂科威
7.70万
-
1
途岳
11.98万起
-
2
新雅阁
14.38万起
-
3
奥迪A6L
28.51万起
-
4
本田CR-V
13.88万起
-
5
汉兰达
23.98万起
-
6
探岳
14.38万起
-
7
全新凯美瑞
17.18万起
-
8
奔驰GLC
35.98万起
-
9
奥迪A4L
20.88万起
-
10
奔驰C级
25.08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