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人民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京举办。论坛现场,中国联通申报的《从碳中和会议到全域减碳生态构建——中国联通全场景绿色低碳实践》案例成功入选2025人民企业社会责任“绿色发展”案例,是通信运营商中唯一的入选案例。
![]()
![]()
全场景绿色行动,绘就低碳发展新图景
在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标志的当下,中国联通积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立足通信行业实际,系统打造了覆盖“会议活动—生产运营—社会应用”的全链条绿色转型样本。《从碳中和会议到全域减碳生态构建——中国联通全场景绿色低碳实践》案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代表性成果,展现了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与实践路径。
该案例以通信行业首个“碳中和大会”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可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管理体系——通过在会议组织、能源消耗、交通出行、材料使用等环节全面实施节能降碳措施,中国联通实现了大型行业活动的全流程低碳运营,并形成可溯源、可核验的碳排放管理机制。这不仅为行业树立了绿色办会标杆,也为后续的全域低碳场景推广提供了验证基础。
在此基础上,中国联通进一步延展绿色行动边界,将减碳理念从会议场景拓展至办公楼宇、营业厅、通信基础设施及个人用户等多个领域,构建了多层级、多场景的绿色低碳生态体系。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公司实现了能源管理、碳排放监测、用户碳账户激励等环节的协同优化,形成了贯通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减碳闭环。
行业首创的“碳中和大会”,引领通信业绿色标准
中国联通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的使命担当,构建“技术创新+场景渗透+生态共建”的三维“双碳”推进模式,积极推动通信行业绿色发展方式变革。其中,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碳中和实践成为核心亮点。
大会严格遵循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及《上海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指引》,实现通信行业首个经权威认证的零碳盛会。联通支付有限公司绿色金融创新实验室组建专项技术团队,基于2024年历史数据与2025年规模预测,借助AI技术构建覆盖化石燃料燃烧、电力热力消耗、交通住宿等全场景的排放模型。通过科学测算与碳资产严格筛选,超额认购林业碳汇、风电等项目的减排量,实现大会预期290吨碳排放全部抵消。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对碳盘查、减排措施及抵消过程进行全程认证,首次向通信行业大型活动颁发“碳中和证书”。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通信运营商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力量,其绿色转型具有示范效应。中国联通通过标准化碳中和流程,为大型行业会议提供了低碳举办的参考样本。”
中国联通始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坚持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公司通过自主可控技术,圆满完成大型展会碳中和任务,率先打造“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服务应用节能降碳—用户广泛参与”的全链条减碳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联通方案”。
全域场景布局,打造绿色低碳新生态
在延伸实践中,中国联通持续拓展绿色减碳应用场景,形成了从会议活动到办公楼宇、营业厅、个人用户的全场景绿色低碳体系。
在武汉,中国联通武汉分公司中南路营业厅成为国内通信行业首家“零碳营业厅”。店面600㎡仅用15天完成“碳中和”焕新,通过冷媒升级节能15%、LED照明节电60%、即热直饮机年省水耗40桶,实现智慧化低碳运营。中国联通武汉分公司同步上线MRV碳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碳排放动态,并参与武汉自愿减排市场,购置碳普惠减排量,获得权威认证。
![]()
![]()
![]()
![]()
在楼宇节能领域,中国联通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自主开发楼宇碳中和数智化解决方案,覆盖活动数据智能采集、智能调度、模型测算与一键生成标准化报告等功能。系统通过智能化电表与传感器自动采集数据,实现空调、照明、通风等设备的感知控制与节能优化,为楼宇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模板。
![]()
中国联通AIoT绿色智慧管理平台
在碳普惠领域,中国联通创新推出融合绿色低碳与乡村振兴的公益平台“通通乡村”。该平台的“碳减排量计算模型”率先通过国家级绿色交易机构认证,填补了通信行业个人碳账户空白。平台以“低碳积分×乡村公益”机制,实现减碳行为反哺乡村发展,项目成果已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绿色低碳优秀实践案例集》和工信部首批《信息通信行业赋能社会节能降碳典型应用场景》,并获GSMA GLOMO全球移动大奖气候行动最佳移动创新奖提名、国际金融论坛绿色金融奖等17项国内外荣誉。
![]()
融合绿色低碳与乡村振兴的公益平台“通通乡村”
未来,中国联通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依托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体系,加快构建全场景低碳生态,推动通信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在实现“双碳”目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持续贡献联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