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影视的广袤世界中,各类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在众多剧作都将视线聚焦于架空古代、80 年代以及现代家庭之时,《西北岁月》却悄然地将目光对准了战事纷争的 1927 年。
“什么世道啊!遍地兵匪,还让不让人活了!” 剧中老掌柜的这声悲痛哀嚎,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观众的心灵,也道出了那个动乱年代下老百姓的艰辛。老掌柜的伙计去结货款,却被当地土匪抢劫,有理无处说的凄惨处境令人唏嘘。而下跪求大家别走的老掌柜,更是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动乱之下每一个普通人的无奈。《西北岁月》作为一部革命剧,对老百姓的描绘深刻而真实,为我们展现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真实的老百姓,是《西北岁月》一开篇就呈现给观众的重要画面。第一个镜头便为全剧奠定了艰苦朴素的氛围。西北农村的土地上,土墙掉皮,饱经风霜。当地的村民们身着大差不差的灰色、蓝色土布,身上灰突突的,尽显生活的质朴与艰辛。当习仲勋的爸爸出现时,黄黑色的皮肤,不再白皙甚至发黑的内衬,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艰难生活。演员说话时露出的自然发黄的牙齿颜色,更是其他农村剧所没有的真实与贴切。这部剧不愧是央视看好的作品,有着其他剧作难以企及的质感和朴实。
剧中第一集李大钊身死之后,以习仲勋为首的进步学生们为他举行追悼会。吴磊饰演的习仲勋青筋暴起、眼含热泪、嘴角抽搐,完美地演出了青年人为革命澎湃的冲劲。民众们打扮得灰突突的,推着黄包车、自行车,挑着扁担来看热闹。墙上看得出曾经贴过告示的痕迹,远处的山光秃秃的,非常符合当时县城的情况。闹事的主人公习仲勋,家庭并不富裕。他虽然穿着剪裁过的学生装,但脖子上的补丁清晰可见,衣服又黑又灰,与身后戴帽子的有钱学生形成鲜明对比。
在习仲勋父亲送他去上学的路上,两人的衣服如出一辙的接地气。父亲的棉袄和裤子补了很多大块补丁,布鞋上都是磨白的痕迹,腰上还别着烟杆子,是一个淳朴得不能再淳朴的老农形象。习仲勋的母亲脸色蜡黄,与父亲形象一致,和当时底层民众的生活基础非常吻合。妈妈耳朵上小小的耳环、干涸到裂缝的嘴唇,妹妹绑头发的破布条,都说明了当时习家的艰苦。习家的院子里,墙上挂着的高粱、框里堆着的玉米杆子,都是无比真实的农村摆设。习家的房子和院子也是土墙,站在村子里面对的就是漫天黄沙,充满了西北的味道。
脑子里只有生活的老父亲,听着儿子各种慷慨激昂的救国理论,总觉得那是离生活很远的事情。一句 “你心也太大了”,体现了父亲对于儿子信仰的不理解。但从这个时候,我们能看到习仲勋对于中国共产党和自己的自信,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天塌下来顶着的高个儿。吴磊在这一段表演中,眼里有光,演出了少年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
怀着对革命的渴望,习仲勋来到师范学校学习,并在学校大搞革命。因为有同志给学校的反共积极分子下泻药,习仲勋等进步学生被抓到监狱里。看着腰都直不起来的习仲勋爸爸,脸上是卑微的笑容,手里牢牢拿着给儿子送的吃的,一个无能为力的老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怪不得习仲勋在看到父亲被打的时候,心急地眼泪都出来了,此时的县衙确实是暴力执法。即便父亲被殴打,习仲勋也是坚决为了革命而保守秘密,让观众看到了那个年代革命者的信仰。
也是因为在牢里的出色表现,习仲勋终于成功入党。吴磊饰演的习仲勋眼里有光,把心怀理想的中国进步青年具象化。
习仲勋的成长之路,在牢里的这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对他来说无比重要。他遇到了关在隔壁的革命军徐列,虽被打得奄奄一息,但徐列给习仲勋讲述了刘志丹的故事。于和伟饰演的刘志丹,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不改革命之心,更加展现了人物的决心。当起义的口号一喊,观众看着欢呼雀跃的士兵,在此刻看到了革命的先行者们。正是他们的坚持不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令人不禁泪目。
正是听说了刘志丹的壮举,习仲勋在离开监狱的时候,立志要去找刘志丹。可惜的是,出了监狱的习仲勋并没有机会去完成他的革命理想,而是面临了一个巨大的噩耗。等到习仲勋回家之后,他的父亲已经病骨支离地躺在床上。看着瘦到皮包骨头却对着儿子露出发自内心笑容的父亲,观众和习仲勋一样眼泪掉了下来。吴磊在这里的演技非常有感染力,看着父亲快要不行了,他的眼泪一滴一滴落下,甚至鼻涕也快要流出来了,毫无偶像包袱。
在习仲勋的父亲去世前,知道了儿子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便希望儿子以后为穷苦人办事。这样真诚又质朴的语言,让观众的眼泪如开了水龙头一般停不下来。扒在父亲的坟墓前哭的时候,大西北的风沙一吹,也让观众看到了那个年代农村真实的情况。在父亲死去之后的第二年,习仲勋的母亲也离世了,他作为长兄只能担起养家的担子,照顾弟弟妹妹们。看着他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点着蜡烛读书的情景,先辈们的刻苦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而少年时期的习仲勋正在看的书,就是陈独秀主导的《新青年》。爱看《觉醒年代》的观众估计此刻梦回了,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习仲勋在老家一直进行农民运动,直到接到党的命令,前往部队进行士兵运动。不得不说,习仲勋是有两把刷子的,成功在敌人的严防死守之下,在国民党的队伍里偷偷发展了 30 多个党员。由 30 个党员带领,习仲勋和他的同志们成功策划了两当兵变,建立了革命的游击队。这个举着红旗呐喊的画面,实在是太有渲染力了,看得观众热血沸腾。这支由习仲勋带起来的第一支队伍,却没有一个好的下场。在习仲勋外出找船的时候,部队被伏击,大部分人死了,小部分人被打散了,队伍完了。这样惨烈的结局,让观众看到了革命的不易。我们能看到的成功,能知道的影响,都是曾经鲜活炙热的人民堆积起来的。
《西北岁月》作为一部革命历史剧,用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当时人民的困境。甚至连一闪而过的镜头里,都能看得到包裹严实的伤病在分食物,全是现实的处境。像《西北岁月》这样讲时代故事、把目光放到小人物身上的作品,才是观众们希望看到的革命历史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辈。通过《西北岁月》,我们看到了那个动荡年代下老百姓的生活,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这部剧不仅是一部影视作品,更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