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伪命题!不惩罚,是因为真的没有惩罚的必要!
徐庶的故事,基本都是演义所流传,而不见史料。我们就先从演义角度来分析。
大家说刘备和徐庶谁对曹操的威胁大,答案是肯定的,必然是刘备,可当刘备被吕布所迫,而逃到许昌投靠曹操时,曹操是怎么对刘备的呢?当时有很多人劝曹操杀掉刘备,但曹操并没那么做,原因是有郭嘉劝阻。郭嘉说:刘备以穷困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还和谁定天下呢?
杀一人,而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曹操大喜:君言正合吾心。曹操为招揽天下智谋之士,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他自己在《短歌行》也写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是自比周公的,怎会做出惩罚徐庶之举呢,那可与德行大大有亏的。
大家再拿徐庶和关羽比较。关羽在史料中可是确有记载,被曹操所擒,被拜为偏将军,后又封汉寿亭侯。在曹操知关羽必不久留得情况下,是怎么做的呢,厚加赏赐!!当关羽尽封所赐,拜书告辞,曹操左右欲追之,曹操怎么做的呢?彼各为其主,勿追之。关羽可是后来逼得曹操要迁都的狠人啊,曹操都如此淡然处之,又怎会和徐庶计较呢?
其实,曹操是有大智慧的!徐庶献策与否,关羽是走是否,真正的并不重要!只要曹操给世人留下爱才、惜才的名声,自不会缺愿意给他献策卖命之人。后来关羽攻曹仁于樊城,庞德抬棺出征,并决死不降,即是也。
我们再从真实史料去看,当时三国中刘备在益州,孙权在东吴,而曹操占据的是中原。益州、东吴和中原相比,真的是穷山恶水之地了。除了粮食生产能力相差太远外,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智力差距了,就是在人才数量上差的太多了。当时的河北、颖川、河东、关中都是人才的集中地,而这些地方都是曹操之手。后来魏晋统一了蜀汉、东吴,也正是这一问题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说,徐庶和曹操真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曹操绝不会因他不献策就惩罚他。曹操是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想想他和袁绍当时论策时的话,“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他做到了。
再说,大家觉得徐庶的行为真的可取吗?!我并不赞同,人不能自己局限自己,生命的价值不应该浪费在那些不值一提的价值观上,我们做事的评判标准应该是有益于人民,而不是简单的愚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