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可以延缓衰老,还能降低死亡率?”
中国科学院的一支研究团队给出的实验报告。
这消息一经发布,引起了不少烟民的窃窃自喜。
那么,吸烟真的是长寿密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吸烟有害健康?·——»
众所周知的中国烟草总公司,在全国到处都可见"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语,但是这家公司仍然销售火爆,其产品深受万千烟民的青睐。
首先,我们不能回避吸烟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尽管对此早已是医学公理,但很多烟民往往容易自我麻痹。
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嗜好开脱,比如说"我爷爷一辈子抽烟也活到九十多岁"之类的借口。
事实上,吸烟对健康有着致命的影响,这是无数医学研究都证实过的。
其一,吸烟很容易诱发肺癌。香烟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有60多种更是被证实具有致癌性。
当吸入这些有害物质后,它们会沉积在肺部,不断刺激和损伤肺部细胞。
尤其是肺泡细胞,承担着人体换气的重要功能,一旦被破坏,氧气无法顺利进入血液,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肺癌是最具杀伤力的癌症之一,治疗过程漫长痛苦,后果不堪设想。
其二,吸烟会加剧家庭矛盾,破坏家庭和睦。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反对吸烟,她们对烟味反感,担心二手烟对健康的伤害。如果丈夫固执地坚持吸烟,难免会在家中引发矛盾纠纷。
此外,如果家中有孩子,二手烟更是一大隐患。
孩子的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烟雾的影响,出现鼻炎、哮喘等疾病。除此之外,香烟价格不菲,长期吸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也可能会成为夫妻之间争执的导火索。
总之,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吸烟都会严重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
其三,吸烟是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祸根。香烟燃烧时释放出的尼古丁,能够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长期吸烟,血管内壁极易堆积胆固醇、血小板等物质,形成斑块。一旦斑块破裂,就可能引发血栓,阻塞血管,诱发心梗或者中风。
此外,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也会显著增加患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糟的是,有些降压降脂药只要与烟雾接触,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最后,吸烟甚至可能引发公共安全事件。有些烟民戒烟难,难免会在禁烟区域偷偷吸上一口,一旦被发现将招致严重后果。比如高铁、飞机上的乱吸风波,是屡见不鲜的新闻。
«——·尼古丁真能延缓衰老吗?·——»
看到这里,很多烟民可能会耷拉着脑袋说:"哎,知道吸烟伤身体,但是真的戒不掉啊。况且现在有专家说尼古丁能抗衰老,或许抽烟真能让我长生不老呢?"
别着急下定论,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中科院的这项研究。
在这项备受瞩目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一群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每天通过饮用少量尼古丁水的方式摄入尼古丁,而对照组则只能喝普通的纯净水。实验历时数月,研究人员密切监控两组小白鼠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
结果显示,摄入尼古丁的实验组小白鼠相比对照组拥有明显更长的平均寿命,生存率约高出40%左右。
更令人惊讶的是,通过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人员发现实验组小白鼠细胞质中的一些重要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其形态和活性都显示出较年轻的特征。
简单来说,摄入尼古丁对于延缓小白鼠细胞的衰老进程是有一定作用的。这似乎印证了尼古丁或许具备抗衰老的神奇功效。
一经公布,这个"重磅发现"瞬间在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很多吸烟者兴奋不已,纷纷将其视为"烟民福音"。
然而细细思量之下,这项研究并不太可信。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需要审视一下实验中小白鼠摄入的尼古丁剂量。据悉,每只小白鼠每天摄入的尼古丁量,只相当于人吸入一支香烟含量的1/10万分之一。
这个剂量实在是太微小了,与我们吸食香烟时吸入的尼古丁量相去甚远,根本无法对等。
其次,小白鼠摄入尼古丁的方式是饮用,而我们吸食香烟时则是通过呼吸道吸入。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尼古丁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会产生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香烟燃烧后释放出的尼古丁可以直接进入肺部,再迅速被大脑吸收,从而引发神经递质的剧烈变化,进而让人上瘾。
而饮用则需要经过消化道的缓冲,吸收过程较慢,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就会大为减弱。两者之间截然不同,无法等同对待。
再者,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香烟中除了尼古丁之外,还含有数以千计的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如焦油、一氧化碳、重金属等。
虽然单纯的尼古丁本身对人体影响或许不太大,但这些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却是令人无法忽视的。它们会严重损害人体器官,诱发癌症等疾病。
最后,我们要清楚,动物实验结果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绝不能等同于直接在人体上的试验效果。
毕竟人和小白鼠在生理结构、基因排布等多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很多在动物身上见效的药物,到了人体就会失去功效。
所以小白鼠实验的结论没有任何约束力,不能作为支持吸烟行为的理由。
综上所述,哪怕尼古丁真的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烟民们也决不应该就此理直气壮地继续吸食香烟。
中科院这项研究结果,只能说明少量适度摄入尼古丁或许无伤大雷,但绝不能成为放纵吸烟的借口和挡箭牌。
«——·如何戒烟更健康?·——»
当听闻戒烟的重要性后,很多烟民都会深感无力。他们叹息道:"说起来容易,可尼古丁的上瘾性太强了,我们根本戒不掉啊!"
的确,由于尼古丁对大脑神经递质的影响,让人上瘾的瘾头异常顽固,想要一蹴而就并非易事。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而是要以更审慎、更长远的眼光来权衡利弊。
近年来,电子烟在年轻人中风靡一时。很多烟民以为电子烟比香烟更加"健康",于是便将其作为戒烟的过渡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比普通香烟还要高出数倍,更容易让人上瘾。从长远来看,电子烟绝非一个合适的戒烟选择。
另有一些烟民则尝试用茶烟代替香烟,因为茶叶本身含有消炎杀菌等多种有益物质,或许可以中和香烟焦油的毒害。
但遗憾的是,当茶叶燃烧后,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并无二致,焦油、一氧化碳等有毒分子仍然存在,伤害肺部和身体其他器官。所以茶烟并不比普通香烟更加"健康"。
还有一些烟民尝试戒烟贴剂、戒烟糖等辅助用品,借以渐渐减少对尼古丁的依赖。这种方式看似合理,但遭遇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坚持耐力。
由于尼古丁的剂量正在逐渐降低,身体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恳求,导致很多人无法熬过剧烈的戒断反应期,最终放弃治疗。
此外,现代医学上也发明了一些新型的戒烟药物,通过干扰神经系统,减弱身体对尼古丁的渴求。但由于副作用的存在,加之价格不菲,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总的来说,目前并没有一种万灵药可以帮助烟民彻底戒除烟瘾。戒烟的道路绵长曲折,需要耐力和决心,唯有下定决心、严格要求自己,才有戒烟成功的希望。
«——·那该如何科学戒烟呢?·——»
专家建议可以尝试逐步减少摄入尼古丁的量。比如改吸低尼古丁含量的香烟,或定期暂时戒烟一段时间等方式。
与此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安排工作压力也很关键,避免因为心情燥郁而狂吸烟草。
除此之外,自我控制力是戒烟的关键。吸烟容易上瘾是因为尼古丁能刺激大脑分泌令人兴奋的多巴胺。一旦这种"快感"被习惯,就难以自拔。
但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一段时间后,味蕾习惯性的变化就会让那股冲动自然减弱。
因此,想要戒烟并不那么困难,只需持之以恒地去克服一段时间的戒断反应即可。相信只要有坚定的决心,谁都可以重拾健康的新生活。
写到这里,我们已经彻底澄清了"尼古丁能延年益寿"的流言。吸烟无疑是对身体有极大伤害的,中科院的那项研究无法盖棺定论。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作为烟民,与其自我麻痹,不如从现在开始远离香烟,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和家人的福祉。相信只要有毅力,万事终将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