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夏磊 摄
9月9日,“大理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祥云县专场发布会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祥云县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10年来,经历了脱贫攻坚大考,阻退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夺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建设破题开局。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6.3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9.3%。
24个县级乡村振兴试点完成建设
10年来,祥云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整合资金58.9亿元,有效解决了“穷在水上”“困在路上”“根在林上”等主要贫困问题,教育、健康等行业扶贫精准发力,沪滇扶贫协作持续深化,定点帮扶成效显著,培植了“烤烟+秋豌豆”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实现13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8年9月以零错退、零漏评和高认可度在全省实现首批脱贫摘帽。全县建档立卡人口8943户33114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初的6.81%降为0。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被确定为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试点县,刘厂镇和文新村等州级乡村振兴试点及24个县级乡村振兴试点完成建设,中组部组织振兴王家庄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811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递增8.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33元,是2012年的2.7倍,年均递增11.71%。
民族团结花盛开。图为2017年农历二月初八,米甸镇立腊么村举办一年一度的“祭龙会”,各族群众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李世忠 摄
引进和培育180余家物流企业
10年来,祥云县产业发展从传统粗放变为绿色集约。把培植产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承接洱海流域产业转移,大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结构调整。
物流引领成势成效。引进和培育祥云能投国际物流、紫辰物流等180余家物流企业。国家粮食储备库项目完成建设,滇西(祥云)国际物流港建设高标准推进,将成为滇西最大的铁路货运货场。全县公路运输周转量实现20.76亿吨公里、铁路到发货757.76万吨、集装箱业务达12.8万标准箱。
工业体系优化升级。建云水泥、粤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大理立新再生硅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贝特瑞、宸宇富基、鸿新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皇正集团等3家企业被列为“云南省百户优强民营企业”,祥云飞龙、龙云大有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并入围全省“金种子”企业名单,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公示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祥云财富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重点开发区。
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巩固壮大烤烟、蚕桑、畜禽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经开区绿色食品制造园、万头奶牛养殖示范牧场等项目快速推进,蚕桑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省第二,荣获“中国蚕桑之乡”称号;畜牧业产值和蔬菜面积位居全州第一,蛋鸡存栏位居全省第二位,成为滇西重要的生猪养殖、蛋产品供应和滇西最大的肉鸡生产、销售基地,先后获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奖励,被列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和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
第三产业活力充沛。打响“云南之源”文化品牌,打造“云南驿站”旅游IP,云南驿镇创建为省级旅游名镇、禾甸镇大营社区创建为省级旅游名村,《省委书记王德三》作为唯一代表云南省会演剧目进京演出;大波那遗址、天峰山古建筑群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贸服务持续繁荣,被确定为云南省“双十出口基地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食用菌基地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8.01亿元,是2012年的3倍。
完成规上固定资产投资720.9亿元
10年来,祥云县基础设施从节点提升变为整体优化,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20.9亿元。
交通优势更加明显。昆楚大动车开通运行,祥云迈入高铁时代;楚大复线、320国道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建成使用,完成1770公里乡村公路建设,行政村100%通硬化路,乡村路网“神经末梢”全面打通,被命名为全省“四好农村路”创建示范县。
水利设施持续完善。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工程、新开田水库、清水河水库、青海湖二期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成使用,滇中引水祥云段、万花溪水库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水利基础设施总控制水量达2.42亿立方米,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和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能源基础逐步夯实。煤炭矿井全部依法关闭,中缅油气管道祥云段全线贯通,成品油、原油、天然气管道三线并行。天峰山、野猫山等风电项目全面并网,雄里坡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运行,全县风电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光伏年发电量将达16.7亿千瓦时。
“新基建”蓄势发力。自然村通讯网络全覆盖,优化建设4G基站3096个,建设铁塔942座、建成5G基站234个,“数字经济”有效赋能产业升级。
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3.1平方公里
10年来,祥云县加快城镇开发,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至12.4平方公里,比2012年增加3.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7.6%,比2012年提高8.2个百分点。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一批房地产项目,钟鼓楼、彩云南现楼等地标特色鲜明,老城历史文化步行街、阳光城商业街、佳和广场城市综合体等特色街区繁荣发展。
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园林县城,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
民生支出累计达247.2亿元
10年来,祥云县民生支出累计达24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
教育名片持续擦亮。祥云一中、祥云四中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祥华中学、星睿幼儿园等一批民办学校蓬勃发展,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现代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落户祥云职高;中、高考综合教学质量关键指标稳居全州前列,十年来共有2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各级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教育工作先进县。
卫健事业迈上新台阶。县医院老年医学关爱中心、县妇计中心整体搬迁等项目完成建设,祥云县人民医院挂牌大理州第三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祥云县中医医院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祥云县被评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中美篮球交流赛、全国女排甲A四强对抗赛等大型赛事在祥云举办,举办6届全民运动会,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县儿童福利院、5个乡镇敬老院等建设,建成保障房2708套,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法治祥云建设成效显著。成功侦办“7·27”等5起涉黑涉恶案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深入开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平安县和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下一步,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祥云建成“百万人口规模、千亿经济总量”的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和州委、州政府明确祥云“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的发展定位,祥云县将抢抓战略机遇、加快集聚发展,与大理市唱好大理州双核驱动的“双城记”,加快打造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王利绚 文 大理州委宣传部 供图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朱丽
审核 何晓宇
终审 刘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