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一定好好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虽然很热,但看着饱满的稻谷,感觉劳动很快乐。”……7月11日,在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西都村,参加“田园亦课堂,颗粒皆归仓”现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生一边擦拭脸上的汗,一边分享自己的“劳动经”。在体验传统的农耕文化中,学生们体会到“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的意义。
此次活动以湘桥区党政倡导、教育主导、学校引导、农民指导的形式开展,旨在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倡导诚实劳动,提高学生珍惜粮食、保护粮食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经统一安排,湘桥区辖下城西中学、意溪中学、湘桥区实验学校、阳光实验学校、城南小学、意溪中心及下属小学约250人的师生队伍分为4个小组,在各自劳动实践点以高年级下田收割和低年级近田观摩的形式开展实地劳动。
大家顶着烈日,头戴草帽,手拿镰刀,沿着田埂有序进入田间地头收割水稻,田野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如何收割水稻?学生们在村民的指导下,埋头弯腰,左手抓紧稻穗,右手拿着镰刀对准禾秆根部,一拢一割,动作利索。不一会儿,割下来的水稻便垒成一座座丰收的“小山”。
大家还现场体验打谷机操作,看着一粒粒金灿灿的稻谷在机器里翻腾,同学们露出开心的笑容,争相抱着水稻观摩与体验。
城南小学五年级学生黄子雅称,虽然之前没有收割稻谷的经验,但请教阿伯、老师和同学后,自己也熟练掌握了收割水稻的技能。“这和之前我们上学打扫卫生的劳动实践不同,我深深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回家后,我要写一篇心得记录今天的体验活动。”
家长肖文生表示,经过此次体验活动,孩子认识到粮食是如何收割的,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与劳动的辛苦。“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作为家长,我们特别希望孩子能多多参加这些体验活动,结合实际去理解课本里所学到的内容。”
意溪中学老师陈莉莉介绍,意溪中学共有30名高一年级学生参加此次活动。她认为,体验式教学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在思想上重视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据悉,湘桥区共有10226名师生自愿报名开展实地劳动。接下来,湘桥区将视农田成熟程度而定,继续组织辖区各校有序进行实践体验。各校在现场劳动实践后还将及时总结经验,并组织学生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暑期劳动教育征文创作。
“湘桥发布”编辑部
内容
介绍
7 月 11 日下午,湘桥区教育局组织区阳光实验学校、区实验学校、城西中学、城南小学、意溪中学、意溪中心小学及下属学校共 12 所学校 200 多名师生来到意溪镇西都村开展“田园亦课堂,颗粒皆归仓”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党建带领团建、队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粮食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市领导及区领导也参加了现场劳动实践活动。
金色的稻海,饱满的谷穗,在阳光下分外耀眼。全体党员、团员、少先队员们卷起裤脚,踏入田间,左手揽着稻秆,右手挥动镰刀,忙碌的身影,热火朝天的场景,吸引着周边劳作的农民。稻田里,一张张笑脸是收割的喜悦,一滴滴汗水是劳动的快乐!师生们更加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更体验到农民伯伯的艰辛,体验到劳动的伟大,更懂得应该爱护粮食、珍惜粮食。这次党政倡导、教育主导、学校引导、农民指导的现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劳动素养,切实达到了田园亦课堂的教育效果。
活动之初,湘桥区教育局就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开展《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为主题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课,向学生讲解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进而向学生展示一粒米是如何从一颗种子成长为我们餐桌上的粮食,让学生多角度体会农民耕种的辛苦,提高学生爱惜粮食,保护粮食的意识。各学校师生对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反应热烈,积极响应,有一万多名师生自愿报名参加此项活动。在本次现场劳动实践后,区教育局将继续组织开展二十多场次劳动实践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暑期劳动教育征文创作,在全区中小学校中形成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导向,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爆料 求助 合作 招聘 入群
加小编 czwj066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