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段时间,各座城市的七普人口数据纷纷公布。在我国,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人口都有大幅度增长。而咱们淮海地区的城市基本都是三四线的城市,他们有没有顶住大城市人才的虹吸呢?
对于广大中小城市来说,人口资源更显得尤为重要。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并且文化娱乐也更加丰富,商品与资金流动性更强,收入也会更高。大城市吸纳了更多来自中小城市的人才,而随着人才流失,大部分中小城市也必将衰落。
在2010-2020年,这10年间,淮海地区的人口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了317万之多,总人口超越了浙江和安徽两省。淮海地区城市的建成区和城市人口基本也都实现了翻倍式增长。从鲁南到皖北,从豫东到苏北,一座座大城市就地崛起!
城市之间的终极竞争就是人口数量的多寡!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上来看,人口逐渐集中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是历史的必然。 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如今,位于国家政策边缘的淮海地区,各座城市的人口情况又是如何呢?
第一档:临沂 1101.84万
临沂取得了人口增长率和增长数量的双料冠军!
10年间,临沂的人口增长了近10%,增长了98万,总人口已经突破了1100万大关!
而临沂最近几年在经济方面更是突飞猛进,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临沂各方面产业全面开花,人才政策也是一个接一个。特别是选调生和创业人才的政策,非常吸引年轻人:
选调生补助:由录取单位为博士、硕士、本科定向选调生每月发放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助,连续发放2年。
创业支持:人才返乡创业且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合伙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分别提高到20万元、60万元。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社会的进步更离不开人才,临沂的商品市场经济这些年取得的突破,都是由人才带动的。而越来越繁荣的临沂也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
第二档:徐州908万 菏泽880万 济宁836万
徐州、菏泽、济宁这3座城市相互接壤,人文底蕴丰富,自古以来都是人口稠密地区,而3座城市的人口规模如今都达到了800万以上,在国内也是响当当的大城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徐州和菏泽的人口增量都是51万,可菏泽的经济总量却只是刚达到徐州的一半。不过,最近几年菏泽的经济增长量还是非常快的,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于是大量在外地打工的菏泽人纷纷回到了家乡发展,随着牡丹机场的开通和鲁南高铁的建设,菏泽的潜力将被充分释放。
菏泽东边的邻居济宁的人口增长量只有28万,增长率为3.5%,不及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了济宁的人口,或多或少是存在流失的现象。
第三档:商丘782万 宿州532万 宿迁499万 连云港460万
宿州、宿迁和连云港的人口都在500万左右,宿迁在这些年由于电商产业、酿酒产业、光伏等产业的促进下,使得许多在苏南打工的老乡纷纷回家创业或就业,人均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提升,不输于在外打工。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宿迁的人口数据成绩单十分亮眼,人口总量已经逼近500万,GDP也超过了3200亿。而连云港也不甘示弱,人口增量也同样超过了20万。
位于皖北的宿州,人口略微减少,毕竟曾经是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而与宿州相邻的商丘,随着物流产业的突飞猛进人口增长率却非常扎眼,位居淮海地区第3名,人口增量达到45万。
第四档:枣庄386万 淮北197万
这两座资源型城市可谓是难兄难弟,枣庄最近几年的经济陷入了滞胀,而淮北经济增速也是比较萎靡。大量关停的煤矿、铁矿、高污染企业使得两座城市的许多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流。尤其是淮北,10年人口减少了14万,已经不到200万人。
阵痛的10年已经过去,两座城市的环境也因为重工业的减少而大大改善。分别位于徐州都市圈南北两翼的枣庄与淮北,随着城市群的共同协调发展,吸引了大量新兴产业,未来定会凤凰涅槃,在淮海大地找回属于自己的地位!
您认为到十年后的2030年,您所在的城市人口还会有多少呢?
【格局决定思想,思想决定您的未来】
更多翔实的数据发布,更多有趣的经济分析
关注【这里是淮海】您会懂得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