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英德市纪委监委2018年度工作总结暨镇(街)纪委书记述职述廉会议获悉,2018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英德工作大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始终保持监督执纪和审查调查工作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英德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会上,24个镇(街)纪委书记围绕办信办案、落实“两个责任”、作风建设、“勤廉工程”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述职述廉,接受“年终体检”。
严字当头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查处腐败问题
据介绍,2018年,英德市纪委监委立案60件61人。其中,涉及科级干部22件22人,一般干部及其他人员38件39人。英德纪检部门突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和“扫黑除恶”两个工作重点,先后查处了英城街道原计生办主任、环境卫生管理办主任、美丽乡村办副主任朱志立利用职务便利,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和创文创卫工程发包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多次收受他人贿赂共计22万元;公安森林分局原治安股股长杨学贤伙同原连江口林业派出所指导员胡广权利用职务之便,充当非法开采稀土矿老板的保护伞,并多次收受贿赂共计69万元等重大要案。
英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朱龙标表示,过去一年,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做到坚持同向发力,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坚持动真碰硬,弛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标本兼治,巩固深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成果;坚持以民为本,以反腐倡廉新成效取信于民;坚持突出重点,筑牢廉洁从政根基;坚持体制创新,锻造纪检监察铁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朱龙标要求,2019年,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觉悟,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纪律约束,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重要要求。他指出,要严字当头,突出抓好“两个责任”落实。把严肃党的政治纪律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的有效监督,重点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履责情况的监督。把下级党组织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情况作为经常性党内谈话的主要内容,聚焦“两个坚决维护”、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作风建设等方面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政治偏差,督促履行好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用好问责利器,层层传达压力,推动工作延伸到基层、责任落实到基层,确保主体责任真正有效落实。同时,充分发挥巡察“探头”和“利剑”作用,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通过上下联动延伸监督触角,持续发现问题并形成震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作风是关键。”朱龙标强调,要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赢得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拥护和支持,并把群众监督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拓宽线索来源,研究创新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严肃查处公款送礼、公款旅游、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奖金津补贴以及“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深入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治理,以良好的作风展现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新担任、新作为。
“反腐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朱龙标表示,要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领导干部,以及选人用人、审批监管、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农村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力度,紧盯村居“两委”成员、镇(街)“七站八所”干部、市直部门中层以上干部等握有实权、掌握资源的干部,严肃查处村集体“三资”管理、低保医保、土地征收流转和惠农补贴等领域强占掠夺、虚报骗取、贪污挪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处理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吃拿卡要甚至欺压群众的违纪行为。此外,要把惩治“微腐败”与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一体推进惩腐、打“伞”、问责三项工作,坚决查处涉黑腐败,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
强化自身建设
把“打铁的人”锤炼成“铁打的人”
“纪检监察干部,是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的先锋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力军。”朱龙标表示,要下定决心,狠抓建设,锻造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开展集体学、个人悟相结合,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每个党员生根花芽,做到学深悟践,入脑入心。要按照“讲政治、讲纪律、讲作风、讲责任、讲成效”教育活动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方案,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全面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把“打铁的人”锤炼成“铁打的人”。
朱龙标指出,中央纪委一再强调“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形势所需、职责所在,必须“真转、实转、常转”。要从思想意识深处认识“三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转职能、聚焦主业是职责所在;转方式、强化监督是形势所需;转作风、打造过硬队伍是履职保障”,在工作中真正找准定位、调整思路、创新方法,以改革的思路和法治思维,不断把“三转”要求贯彻落实。同时,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激活干部队伍,着力建立和完善纪检监察干部进退流转机制,建立健全资格准入、选拔任用和轮岗交流长效机制,盘活人才资源,激发队伍活力。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担当的勇气,提升担当的能力,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纵深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一周年:2018年英德市纪委监委干了这些大事!
1月13日,英德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英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朱龙标被选举为首任监察委员会主任。
2月5日,英德市纪委监委召开2017年度镇(街)纪委书记述职述廉会议,24个镇(街)纪委接受“年终体检”;12日,英德市十三届纪委三次全会召开,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坚决把从严管党治党落到实处。
3月9日,十三届市委第五轮巡察工作正式启动,对市交通运输局、桥头镇等5个单位开展巡察;12日,英德市监察委员会对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治安股(刑警队)股长(队长)杨学贤、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连江口派出所指导员胡广权采取留置措施,对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审查调查。
4月13日,英德市纪委监委启动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专项排查处置工作,斩断伸向“扶贫蛋糕”的黑手;24日,英德市2018年纪律审查工作推进会召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5月7日,十三届市委第五轮第二批巡察工作正式启动,对经信局、大站镇等7个单位开展巡察。
6月5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英德市纪委监委查办的黑恶势力“保护伞”第一案(杨学贤、胡广权涉嫌受贿案)开庭审理;6日,英德市纪检监察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坚决打掉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
7月6日,英德市纪委监委分两批次组织120名纪检监察干部到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18日,十三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工作正式启动,分2批次对浛洸镇、市安监局等12个单位开展巡察。
8月1日,英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朱龙标上线清远市第二届“廉政建设大家谈”微访谈,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互动;22日,英德市召开新提拔任用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
9月4日,英德市2018年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开班,160名纪检监察干部接受培训“充电”;14日,2018年全市领导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研讨班开班,新任英德市委书记吴耿淡讲授廉政“第一课”,并邀请中山大学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郭文亮进行专题授课;18日,英德市纪委监委首例留置案开庭审理。
10月26日,英德市纪委监委全体党员干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连樟村调研的路线,开展以“讲政治 讲纪律 讲作风 讲责任 讲成效”为主题的党员活动日教育活动。
11月7日,英德市首个“廉洁风险防控联合工作室”揭牌成立;15日,“9·05”“11·5”专案警示教育暨敦促投案自首动员大会在英德召开;20日,英德市纪委监委启动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数说纪检】
2018年,英德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始终保持监督执纪和审查调查工作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英德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全市共受理信访举报566件,同比下降3.1%。
●处置问题线索723件,同比上升39%;排查出农村基层违法违纪线索491条,同比上升3.6%;
●新立案245件,同比增长2.1%,其中,涉及乡科级干部22人,一般干部36人,其它人员187人。
●结案21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3人。
●收集涉及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70条,立案8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
●共受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线索53件,立案17人,采取留置措施审查调查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人。
●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共5起11人,通报曝光5起11人;发现“为官不为”问题线索5条,立案12人,给予免职1人,批评教育2人,提醒谈话3人。
●2018年,运用“四种形态”共处理464人,其中实施“第一种形态”处置人员276人,占总数的59.5%。
【文图】 全媒体记者 焦莹 通讯员 英纪宣
【作者】 焦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