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无数大学生都向往过未来没有宿管阿姨管的自由日子:大功率电器想用就用,不管多晚想回就回。

可真到了毕业典礼结束,收到限期离校搬走通知时,毕业生才发现当初的憧憬不仅无影无踪,反而还有些许不安。

因为要自己找住处了。

“第一次租房能有多难”这个话题近期就冲上了热搜,大家觉得找房真的是有一千零一个坑。从租金过高到黑心中介,再到奇葩室友……一不小心,就租到了问题房子。

那么,租房中容易踩的雷都有哪些?如何避开呢?

年轻人的第一个窝,是租的

虽然“逃离北上广”这个口号已被喊了十几年,但时至今日,这些一线城市仍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城市。

根据贝壳研究院《2021年毕业季租赁洞察报告》的数据,北京、广州、上海分别位列2021年毕业生首选就业城市的前三甲。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包揽了年轻人们最向往就业地的前10位 [1]。

年轻人之所以对大城市趋之若鹜,根本原因还是这里就业机会更多。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2020年,一线城市为应届生提供了21.4% 的就业岗位,新一线城市是37.5% [2]。

大城市提供了就业机会,却没有提供很好的居住条件。高昂的房价让租房成了绝大多数毕业生唯一的选择。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大学毕业生租住蓝皮书》中表明,近几年,超过90% 的毕业生都是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的 [3]。

可即使是租房,对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言,也不轻松。

大城市的租房压力有多大?看看毕业生的工资有多少要付房租就知道。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毕业生的房租收入比超过了40%。而贝壳研究院指出,30% 是房租收入比的“幸福分割线”,超过就表示房租压力过大。

为了能在大城市有个落脚地,年轻人往往会通过牺牲居住质量来减少租房支付,但因此也更容易踩雷。

整租住不起,合租怕室友

多数人在降低租房成本时,第一个想到的方法就是合租。

毕竟,现在大城市的整租真的很贵。

BOSS 直聘研究院的报告数据显示,2021应届生春季招聘的平均薪资为6112元 [4]。但如果想要在北京实现整租自由,月薪至少要达到21000元;在新一线城市杭州,也要15000元。

整租太贵,合租成为很多年轻人租房时唯一的选项。像大学一样合用卫浴的日子还要继续。

但要注意,在大学里,再难处的室友,至少还是同学,而合租室友却大多都是人生经历可能完全不同的陌生人,产生的矛盾不仅种类多,而且概率也不低。

在知乎“合租时室友的哪些行为最让你受不了?”的问题下,群情激奋的知友们贡献了3000多条回答,仿佛是吐槽大会办了一期室友专场。

从合租起,年轻人开始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

卫生问题永远是合租中最难根除的顽疾。没了宿管阿姨的卫生检查,合租房里的环境就在不断试探人类生存条件的下限。

外卖吃剩不扔、做饭绝不洗碗、垃圾从来不倒还只是司空见惯的小场面。有人把泡面在厨房堆积成山,为苍蝇幼崽提供营养充分的成长空间;甚至有人会把麻辣香锅放进冰箱六个月,眼看着一锅红油成为五彩斑斓的“印象派”油画。

生活习惯的不合,沟通无果后往往只能自行消化;费用分摊的矛盾,几番争吵后还能让房东介入;而人身权利的侵犯和骚扰才是最令人害怕的问题。在合租中,就有人遇到过不顾道德底线的人身攻击、看似无意的性骚扰、还有令人不齿的偷拍。

因此,如果选择合租,尽可避免和不合拍的人同住。在大城市独自打拼,住得舒不舒心很重要。

上班近和房租少,选哪个

除了选择合租外,年轻人为了减少租金,还会选择离公司远一点的地方租房。

的确,住得远,房租可以省不少,尤其是在中心特征明显的城市,距离市中心越远,房租越便宜。

但住远一点,意味着通勤的距离会被拉长。在一线城市,很多人因为住得太远,需要在清晨就出门上班。睡眼惺忪的他们在地铁、公交车上,随着早高峰的节奏半梦半醒地摇晃。

但是,通勤时间过长真的没问题吗?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在2016年发布的一项研究中提到:“目前劳动者的通勤时间对个人幸福感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通勤时间的增加会显著的降低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当每日通勤时间达到129分钟时,其负面影响是最大的 [5]。”

这意味着,如果单程通勤时间超过一个小时,那么幸福感将会大打折扣。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百度地图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数据,中国36个主要城市的通勤人口中,有13% 的人,即超过1000万的人,单程通勤时间超过60分钟。

通勤时间长,到底会有多痛苦?有人就分享了自己的通勤血泪史:在上海陆家嘴工作的他,家住上海西南远郊金山。工作日要来回120公里,光单程就要花掉100分钟,途中要打车、站高铁、站地铁和步行,一路身心俱疲。

除了路途辛苦,单程通勤一小时,意味着一天因为工作至少要占去十个小时,如果加班又是常态,还有什么生活可言。

找房,藏着一千零一个坑

除了注意合租人和别离公司太远外,还有很多不得不防的问题在等着刚毕业的大学生们。

关于“租房时如何避免被骗”,通过统计知乎相关问题下的343个回答,可以总结得到五个高频关键词,依次是房源、合同、房东、中介和租客。其中,低价房源的问题最具代表性。

虽然“便宜没好货”这句话每个人都烂熟于心,但当真的看到低于市价的房子时,很多年轻人还是心动不已,觉得自己捡了漏。

但这些低价好房的背后,往往都藏着雷。

而年轻人又习惯通过网络找房。

根据调查,45.5% 的毕业生通过线上房源网站及 APP 获取房源信息 [1]。但网络租房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招租对房子的问题避而不谈,甚至还有虚假房源信息。

所以,线下看房十分重要。看房不仅包括空调、水龙头、洗衣机在内的设施要试用,也要看看有无甲醛异味、周围环境好不好等,避免“线上高大上,线下脏乱差”的问题。

但即使房子本身没问题,签合同等环节依然可能藏着猫腻。

合理的合同是维权不吃亏、不扯皮的有力支持,仔细阅读每一个条款,尤其关注租期、租金、支付方式、转租、续租、违约责任等条款的详细内容。注意房东和中介的资质,必要的时候可以向身边的专业人士求助。

刚离开校园的毕业生们以为找到工作就万事大吉,没想到挺过了最难就业季,却会在租房上栽了跟头。多少年轻人在与中介、房东、二房东、合租人斗智斗勇中,第一次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与生活的不易。

参考文献:

[1] 贝壳研究院. (2021). 2021年毕业季租赁洞察报告.

[2] 智联招聘. (2020). 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

[3]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2020). 2020大学毕业生租住蓝皮书.

[4] BOSS直聘研究院. (2021). 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

[5] 吴江洁.& 孙斌栋. (2016). 通勤时间的幸福绩效——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人文地理31 33-39.